2023.1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学教评一体化’研究”(GDJY-2021-A-b049)成果课改研究课程与教学KEGAIYANJIU2023年第1期(总第595期)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略读教学探究●郭跃辉摘要: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阅读教学,要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助学系统,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课的学科大概念确定为:通过观其大略、粗知大意、整体感知、圈画重点等方式,培养学生略读文本的能力。教学设计和实施遵循“逆向设计”的思路,即依据学科大概念确定教学目标,依据学习目标确定评估证据并实施教学,最后依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进行评价。关键词:学科大概念;教—学—评一致性;略读;逆向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23)01-0021-04——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为例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提升阅读能力,不仅要具备丰厚的阅读知识,还要进行专门的阅读技能训练。靳彤教授认为,“阅读方法其实就是阅读技能,它是一种高级技能,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且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获得”[1]。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着力构建阅读方法体系,包括朗读、默读、快速阅读、精读、熟读精思、略读、浏览等。但在一线教学中,不少教师依旧采用“课文分析式”的教学思路,不重视阅读方法的教学与训练。例如笔者听某教师执教《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梳理典型事例基础上,概括出叶圣陶先生的性格特征与优秀品质。对于教材中反复提示的“略读课文”,教师几乎视而不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从学科大概念的角度,梳理略读的内容及流程,并探讨略读教学的目标、活动以及评价方式。一、概念辨析:略读方法与略读课文略读本是一种阅读方法,在历次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更替中,略读地位虽时有起伏,但总的来讲是比较突出的。叶圣陶、朱自清还在1943年编辑出版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精读”和“略读”的提法逐渐占据上风。教材相应地也设计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大类型,2016年启用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改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对于“略读”和“精读”的差异,叶圣陶先生曾说:“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精读时候努力钻研,从困勉到顿悟,略读时候却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