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2023.32前卫87“国考”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刘艳敏(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永州425100)【摘要】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一门基础文化素质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本文以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查与研究,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课堂缺乏活力、课证融合度不够等问题.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不仅要从课程定位入手,还要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关键词】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对于师范专业的高职生来说,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仅要能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同时还要能为学生的教师资格证国考应试做准备。只有结合当前考试背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大学语文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答好“国考”这张试卷,也能从源头上提高准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1“国考”背景下的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分析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考试形式有笔试和面试。笔试有两个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综合素质科目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其中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与大学语文课程直接相关。文化素养包括中外重大历史事件、我国传统文化、重要历史人物、中外文学常识以及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等;基本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我校近几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据分析,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综合素质科目上成绩不够理想,综合素质科目的通过率远远低于教育教学科目的通过率。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综合素质科目拖后腿,影响正常取得教师资格证,学生综合素质知识缺乏成为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短板。结合考试大纲分析,单就综合素质考试科目来看,对语文素养考查的相应分值高达60%左右,占总分数的一半以上。学生综合素质与基本能力不足,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