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36内蒙古气象文章编号1005-8656(2023)01-0036-05丹东市蓝莓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谭丽静1,范佳文2,王吉慧1,王楠3,汤策轶1(1.丹东市气象局,辽宁丹东118000;2.丹东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辽宁丹东118000;3.大洼县气象局,辽宁盘锦124200)摘要依据蓝莓生物学特性及生长环境要求,确定影响丹东市蓝莓产量或品质的主要气候适宜性指标为1月最低气温、≥10℃积温、果实成熟期降水量,并综合运用判断矩阵法、加权求和法及GIS空间分析法,开展丹东市蓝莓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宽甸县境内,包括双山子、八河川、石湖沟等乡镇,该区域1月最低气温偏低,热量分布不均衡,且果实成熟期降水偏多,不建议发展蓝莓产业。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丹东市北部地区,该区域1月最低气温偏低,热量条件稍好,果实成熟期降水量适宜。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丹东市中部及南部地区,该区域1月最低气温较适宜,热量条件好,果实成熟期降水量也适宜,适合发展蓝莓产业。关键词蓝莓;气候适宜性;指标;GIS;区划中图分类号S663.2;S16文献标识码Adoi:10.14174/j.cnki.nmqx.2023.01.0070引言蓝莓,又名越橘或蓝浆果,为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灌木,原产于北美。蓝莓果肉细腻、酸甜可口,且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强的医疗保健功能[1]。美国是最早开始种植蓝莓的国家,20世纪初便开始引种试栽,目前北美地区是世界蓝莓主产区,其蓝莓产业发展及科研水平均领先世界其他地区。我国蓝莓科研和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化发展始于2000年,丹东市是我国开展蓝莓产业化种植较早的地区之一[2]。近年来,丹东市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及政府支持,大力发展蓝莓产业,种植规模和产量连年增加,蓝莓逐渐成为了丹东地区的重要特色产业,也成为了丹东的新“名片”。当前,露地栽培仍是蓝莓栽培的主要形式,气候条件是对蓝莓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3-7]。开展蓝莓种植气候区划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谋划蓝莓产业布局,提高蓝莓产业经济效益。关于作物气候适宜性区划方面的研究,国内有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8-12],针对蓝莓的气候区划研究也有一些报道。张帅等[13]依据气候相似理论,运用地形和气候数据,研究了贵州蓝莓生态适宜性区划。崔晋亮等[14]通过最大熵模型开展了蓝莓的适生性研究,基于气候因子模拟了蓝莓在不同时期的潜在地理分布。张丽等[15]运用模糊数学理论,选取土壤、气温等评价因子,构建了一个二级结构的蓝莓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