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版).docx
下载文档

ID:2809451

大小:337.31KB

页数:1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1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版 金属 化学性质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第一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 知识讲解 (考什么,学什么,轻松提成绩!) 知识点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条件 金属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常温下反应 镁 ①打磨过的镁条在空气中逐渐变暗; ①常温下: 2Mg+O2=2MgO 铝 ①打磨过的铝条在空气中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①常温下: 4Al+3O2=2Al2O3 点燃或加热时反应 铁 ①常温下,在干燥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 ②点燃后,在氧气中剧烈反应。 ②点燃时:3Fe+2O2Fe3O4 铜 加热后,表面会生成黑色物质。 ②加热时:2Cu+O22CuO 高温不反应 金 在空气中加热不变色 无 归纳总结 1.反应条件分为三种:①常温、②加热(或点燃)、③高温。反应条件越容易,说明金属越活泼。 2.铝制品和金制品都能耐腐蚀,但原理不同。 ①铝原理:铝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腐蚀。此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 ②金原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 知识点二 金属与酸的反应 1.镁、锌、铁、铜与盐酸、硫酸反应 金属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反应程度 溶液颜色及现象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剧烈反应, 溶液仍为无色,有大量气泡。生成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锌 较剧烈反应 溶液仍未无色,有大量气泡 铁 反应缓慢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铜 无任何现象 不反应 不反应 模仿镁与盐酸与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书写Zn、Fe、的方程式: 锌: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铁: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归纳总结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Mg>Zn>Fe>Cu。 2.酸最好选择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SO2,不生成H2。 3.常见有颜色的盐溶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 练1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淡黄色,放出大量的热 C.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D.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 【答案】A 【解析】 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淡蓝色,放出大量的热,故说法错误; C、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时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故说法错误; D、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说法错误。故选A。 2.置换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2.特点:A+BCAC+B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比较 反应类型 特点 举例 简单表示 化合反应 多变一 2H2+O22H2O A+B+……→C 分解反应 一变多 2H2O22H2O+O2↑ A→C+B+…… 置换反应 一换一 H2SO4+ZnZnSO4+H2↑ A+BC→B+AC 归纳总结 1.由于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因此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置换反应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单质。 3.金属与酸反应后金属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增加。 练1 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Fe+H2SO4=FeSO4 +H2↑ B. C+2CuO2Cu+CO2 C. Cl2+2NaI=2NaCl +I2 D. Fe + CuSO4=FeSO4+ Cu 【答案】B 练2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H2O2H2↑+O2↑ B.S+O2SO2 C.NaOH+HClNaCl+H2O D.2Al+6HCl2AlCl3+3H2↑ 【答案】D 知识点三 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 (1)规律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嫁给那美女) (2)意义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_________。 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______。 ③位于前面的金属(钾、钙、钠除外)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__________出来。当金属与两种以上盐溶液反应时,优先置换出__________的金属。即:前置后,盐可溶,钾、钙、钠除外,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优先。 ①强 ②氢 ③置换 最不活泼 练1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铝 B.铁 C.铜 D.金 【答案】A 练2 金属X在溶液中的活动性是Ag<X<Al,下列对金属X化学性质的预测一定正确的是(  ) A.X能与Al2(SO4)3溶液反应 B.常温时,X能与O2反应 C.X能与AgNO3溶液反应 D.X能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详解】 A、金属X在溶液中的活动性是Ag<X<Al,X不能与Al2(SO4)3溶液反应,选项A错误; B、金属X在溶液中的活动性是Ag<X<Al,常温时,X不一定能与O2反应,如铜在常温下不能和氧气反应,而锌在常温下能和氧气生成氧化锌,选项B错误; C、金属X在溶液中的活动性是Ag<X<Al,X一定能与AgNO3溶液反应,选项C正确; D、金属X在溶液中的活动性是Ag<X<Al,但X活动性不一定大于氢,X不一定能与稀盐酸反应,选项D错误。故选C。 练3 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2=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1+3RSO4=Al2(SO4)3+3R 【答案】A 【解析】 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R能与稀盐酸反应,即活动性R>H;由R+2HCl2=RCl2+H2↑可知,R在化合物中显+2价;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即Zn>R。A、由于金属活动性Mg>Zn>R,所以R不能与MgSO4反应,错误;B、由于金属活动性R>H>Cu,所以R能与CuSO4反应,化学方程式R+CuSO4=RSO4+Cu,正确;C、金属活动性R>H, R能与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R+H2SO4=RSO4+H2↑,正确;D、由于金属活动性Al>Zn>R,所以Al能与RSO4反应,化学方程式2A1+3RSO4=Al2(SO4)3+3R,正确。故选A。 2.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的实验设计 判断依据 实验设计 结论 金属与酸反应 将金属放入相同浓度的酸溶液中 能反应则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前;不能反应则位于H后。 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大小 取相同质量的金属放入到相同浓度的酸溶液中 反应速率大的金属更活泼 金属A与另一种金属B的盐溶液 将金属放入到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 若A能置换B,则A的活动性比B强;反之则比B弱 归纳总结 1.一般指的是盐酸和稀硫酸,当金属与浓硫酸或硝酸反应时不产生氢气,因为浓硫酸和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2.金属跟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不能用很活泼的钾,钙,钠等,因为这些金属常温下能和水发生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的金属。如Na那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2Na+2H2O= 2NaOH+H2↑ 2NaOH+ CuSO4===Cu(OH)2↓+Na2 SO4 练1 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Z>X>Y C.X>Z>Y D.Y>X>Z 【答案】B 【解析】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说明X、Z在氢前,Y在氢后,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说明X在Z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X>Y。故选B。 练2 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 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 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 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 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答案】D 【解析】A、铁、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比较铁、铜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铁和稀盐酸反应,铜、银和稀盐酸不反应,而则得出: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铁与CuSO4、AgNO3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能达到目的。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1.活动性强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再置换出活动性较弱的金属。 2.多种活泼金属单质与一种不活泼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时,活动性最强的金属优先反应,然后是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反应。 3.根据反应物量的不同,反应分三种情况:部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过量,据此分析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练1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滤渣中所含物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 A.可能有银和铜,没有锌 B.可能只有银,没有铜和锌 C.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D.一定有银、没有锌,可能有铜 【答案】C 【解析】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说明仍有硫酸铜,锌比铜和银都活泼,铜比银活泼。A、滤渣中可能有银和铜,没有锌,锌为不足量,故A正确;B、可能只有银,没有铜和锌,锌比铜和银都活泼,铜比银活泼,故B正确;C、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故C错误;D、 一定有银、没有锌,可能有铜,故D正确。 知识点四 流程题——金属回收利用问题 练1 某校化学社团—“拉瓦锡实验室”的活动丰富多彩。他们在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含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为防止废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造成重金属污染和浪费,设计了如图所示 (1)整个实验过程中多次采用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和玻璃棒。 (2)所加物质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Y是____________(填名称);固体A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小组的同学又收集到一些含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废液,同学们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 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答案】漏斗 铁 Fe+CuSO4=FeSO4+Cu 稀硫酸 Cu、Fe D 【分析】 最终产物为Cu和FeSO4,因此第一步需将溶液中的Cu2+和Fe2+分离,故应加入过量的铁,将Cu2+转化为Cu,固体中含有置换出的Cu和过量的Fe,Fe可通过加入稀硫酸转化为FeSO4,与第一步的滤液混合。 【详解】 (1)过滤涉及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通过上述分析,X为铁,铁与CuSO4的产物为Cu和FeSO4,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溶液Y为稀硫酸;固体A是含有Cu、Fe。 (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Zn会先与AgNO3反应,当AgNO3被反应完后,再与Cu(NO3)2反应。此实验中,滤液呈蓝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Cu(NO3)2,但不能确定AgNO3是否被反应完,溶液中一定有Zn(NO3)2。Zn会先置换出Ag,再置换出Cu,因此滤渣中一定有Ag,根据溶液中有Cu(NO3)2可知,Zn无剩余,Cu可能有。故选D。 知识点五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Zn、Mg、Fe与盐酸反应图像 1.等质氢图 思考与交流 1、过量的Al、Fe与少量且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哪个金属率先反应完酸? Al。活泼性:Al>Fe,所以Al的先反应完 2、产生的氢气由金属还是稀盐酸决定?反应完全后,氢气的质量相等吗? 稀盐酸;相等。 两种金属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此图反映了两种情况: (1)酸不足,金属过量,产生的氢气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 (2)酸足量,产生的氢气质量由金属的质量决定,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如18 g铝和56 g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 2.等质等价金属图 思考与交流 1、计算均为1g的Mg、Zn、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多少g的H2?并做个比较。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24 2 65 2 56 2 1g xg 1g xg 1g xg x=2/24 x=2/65 x=2/56 2、思考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m(H2)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越多。 3、尝试根据Mg、Zn、Fe的活泼性、产物H2的质量,绘制反应时间(t)—氢气质量(m(H2))的图像。 如等质量的镁、铁、锌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金属离子都为+2价,产生氢气的速率和质量不同。此图反映出: (1)金属越活泼,曲线越陡,如Mg线比Zn线陡,Zn线比Fe线陡。 (2)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越多,曲线的拐点越高,消耗的酸也越多。 可简单概况为“越陡越活,越高越小”。 练1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是M D.产生H2的速率N>M 【答案】C 【解析】 A、由图中信息可知,M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说明M比N活泼,此选项错误; B、由图中信息可知,M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此选项错误; C、设M、N的质量都是z,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x、y,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n, ,解得x= , ,解得y=, 因为m>n,所以x<y,即N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M的相对原子质量,此选项正确; D、由图中信息可知,M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快于N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练2 等质量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Ag B.Mg C.Fe D.Zn 【答案】B 【解析】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24g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镁生成克氢气.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56,56g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铁生成g氢气. 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65g锌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锌生成克氢气. 所以镁放出的氢气最多. 故选B. 练3 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B.放出H2的质量是A>B>C C.相对原子质量是A>B>C 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答案】B 【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图像可知,B与酸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活动性最强,A次之,C的活动性最弱。由于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它们与酸反应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越小,故相对原子质量是C>B>A。根据图像可知,放出H2的质量是A>B>C,B正确。 故选B。 练4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的足量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 A.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B.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先偏向左,最后偏向右 D.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答案】A 【详解】 解:镁、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为:,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镁和铝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时,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因此天平指针最后偏向左;因为镁比铝活泼,与稀盐酸反应时,镁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比铝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因此开始时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速率快,天平指针偏向右,因此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故选A。 课后作业 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甲丙乙 【答案】C 【详解】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甲的活动性最强,乙、丙的活动性较弱,即金属活动性甲>乙、丙;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丙>铜;而乙表面没有变化,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铜>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因此由弱到强的顺序是:乙<丙<甲。 故选C 2.某溶液中有Cu(NO3)2和Fe(NO3)2,加入一定量的Zn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滤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不会是无色 B.一定不会是蓝色 C.一定不会是浅绿色 D.以上判断皆不正确 【答案】B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H>Cu,向溶液中有Cu(NO3)2和Fe(NO3)2,加入一定量的Zn粉,锌优先与Cu(NO3)2反应,再与Fe(NO3)2反应。在滤渣中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有活动性大于氢的金属存在,一定有铁,可能有锌。A、当锌的量过量,能把铁全部置换出来时,溶液呈无色,错误;B、由于有活动性大于氢的金属存在,溶液中的铜全部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一定不会是蓝色,正确;C、当锌的量不足时,不能把铁全部置换出来,溶液可能呈浅绿色,错误;D、以上判读中B正确,D错误。故选B。 3.(双选)为了验证铁、镁、铜的活动性顺序,最适宜的试剂组是( ) A.镁、铁、氯化铜溶液 B.铁、铜、硫酸镁溶液 C.铜、硫酸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D.铁、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 【答案】AD 【详解】 A、将活动性比铜强的铁放入氯化铜溶液,根据置换出的铜检验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然后将镁放入反应得到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过置换出铁检验镁的活动性比铁强;试剂适宜; B、由于铁、铜均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发生反应,使用该组试剂不能完成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验证;试剂不适宜; C、铜既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使用该组试剂不能完成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验证;试剂不适宜; D、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而不能与氯化镁发生反应,可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而比镁弱,使用该组试剂可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试剂适宜; 故选:AD。 4.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別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金属X是__(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__,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__. 【答案】Mg Zn、Fe Mg 【详解】 解: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24份质量的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通过分析图象可知,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金属X是Mg,由质量关系可知,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Zn、Fe,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Mg。观察图像可知,三种金属反应的速率X>Y>Z,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从而得知X为镁,Y为锌,Z为铁。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完全参加反应,应该是镁消耗的酸最多,铁次之,锌最少,但图中铁产生氢气最多,即消耗稀盐酸最多;镁锌产生氢气一样多,即消耗稀盐酸一样多,故镁过量,但锌无法确定。故选C。 5.小明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钢质镀铬。好奇的小明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 (1)(作出猜想) 小明根据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作出猜想: 猜想1. Cr>Fe>Cu;猜想2. Fe>Cu>Cr;猜想 3.你的猜想是_____。 (2)(查阅资料) 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②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GrSO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