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灯光【课前解析】关注背景资料1947年秋,进入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是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当时正是我军实施战略反攻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陈赓、谢富治的部队都到了外线作战,三大解放军主力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直接威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心——南京。而从歼灭57师的描述来看,应该是发生在1947年9月11日,郓城沙土集的战斗,是华野西线兵团完成的。关注作者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人。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路标》《足迹》以及与陆柱国合作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受到舆论赞扬。关注本课在本单元功能定位本课是本单元的略读课,略读课就是需要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精读课所学的方法,按照学习提示去独立阅读,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2.关注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情、行为,理解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1.教师出示与灯光有关的图片,学生欣赏图片,感受灯光的美好。2.导入:灯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出现在千家万户,出现在大街小巷,我们平时并是不特别注意它。本课作者王愿坚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名战士内心对灯光的向往。3.揭示课题《灯光》,板书课题:灯光,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灯光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了解作者及背景资料1.了解作者(出示课件4)王愿坚(1929—1991)中国电影编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党费》《足迹》《路标》《妈妈》等,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2.背景资料(出示课件5)1947年秋,进入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是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当时正是我军实施战略反攻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陈赓、谢富治的部队都到了外线作战,三大解放军主力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直接威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心——南京。三、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初读课文(出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