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16.表里的生物[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从文中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1)读通读顺课文。(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3.梳理文章脉络。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三、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添加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添加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才根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说明了“我”对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