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05-03[作者简介]陈泽,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DOI编码:10.3969/j.ISSN.2095-4662.2023.02.002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回顾与展望*陈泽(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黄石435002)[摘要]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盛宣怀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一些学者已对其展开过研究。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与盛宣怀相关档案史料的大量整理与出版,盛宣怀研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综观目前学术研究成果,对盛宣怀的评价趋于客观化,且以正面评价居多,相关研究中不乏有水平较高的力作,但在研究深度与广度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关键词]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662(2023)02-0007-12盛宣怀(1844—1916年),字杏荪,号次沂,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人。他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后进入官场,通过官督商办和完全商办的形式,陆续经办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总局、华盛纺织总局、汉阳铁厂、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通商银行、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等新式企事业,并担任这些企事业的督办、总办或董事会长。他在清政府的官职也步步上升,从海关道擢至邮传部大臣,并先后参与了一些重大外交活动,创办了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成为晚清炙手可热的大员[1]。目前学界关于盛宣怀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人物关系、商业思想、赈灾防灾、兴办实业、发展教育、慈善事业、辛亥革命、盛氏家产以及维护利权等诸多方面。为方便研究者了解研究动态,易惠莉曾在宏观上对20世纪国内外盛宣怀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梳理,认为20世纪中国大陆盛宣怀研究领域相对薄弱[2]。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盛宣怀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相关梳理工作尚未有人着手,因此,为便于学界了解研究现状,本文拟从微观角度对新世纪以来盛宣怀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以期能够为学界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一、盛宣怀研究的整体情况分析20世纪前半叶,中国受到当时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具有学术价值的盛宣怀研究,少之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传统史学主要是狭隘的政治史的状态下,盛宣怀难有像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以及张之洞、袁世凯那样的重要地位[2]。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由于政治风气改变,史学界在近代工商业史领域,无论资料论题,完全摆脱前期理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