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备案号: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DB21/T1543—2007农产品质量安全旱稻生产技术规程2007-07-01发布2007-08-01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1543—2007I前言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光、张燕之、韩亚东、孟淑洁、闫洪奎。DB21/T1543—20071农产品质量安全旱稻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旱稻生产的产地及地块选择、品种选用、种子播前处理、整地、播种、水分管理、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粮食种子禾谷类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116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3产地及地块选择3.1产地环境质量无公害农产品旱稻产地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农田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NY/T5116的要求。3.2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距水源较近,灌排水系配套的旱田或稻田。土壤保水保肥力较好、松软适度、pH值不超过7.5。土壤盐碱重、瘠薄或沙性大、过于粘重、杂草多的地块均不适于种植旱稻。3.3轮作倒茬以豆茬、玉米茬、高粱茬为宜,连作不超过3年~5年。4整地作畦4.1整地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cm~20cm,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无大土块和暗坷垃,除尽杂草和残茬。翌年早春3月顶凌耙地、压地。整地应掌握好宜耕期,一般在土壤含水量18%~20%时为宜。4.2做畦做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做大畦,每333m2~667m2为一畦,畦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畦四周筑池埂,埂高30cm,埂宽40cm;另一种是做小畦,畦长20m~30m,畦宽2m~5m,埂高20cm,埂宽25cm~30cm。要求全田畦面平坦,高低相差小于5cm。5品种选用DB21/T1543—20072选用经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抗病和抗旱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在引进外地早稻品种时,应注意选择生育期与当地无霜期相近的品种,北部地区宜选用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