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856—2018地理标志产品昌宁红茶2018-03-01发布2018-06-01实施ICS65.020B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58147-2018云南省地方标准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3/T856—2018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2005年第78号令)、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由昌宁县人民政府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昌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宁县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支芹会、洪杰、洪志、李湘、陶景。DB53/T856—20181地理标志产品昌宁红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昌宁红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栽培管理、采后处理、包装和贮藏等。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昌宁红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10037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DBS53/012-2013昌宁红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昌宁红茶以昌宁县行政区域内采收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包装制成的红茶。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划定的昌宁县行政区,位于东经99°16′~100°12′、北纬20°14′~25°12′的区域内,见附录A。5栽培管理5.1立地条件海拔1600m~2200m,宜选择红壤、黄红壤,pH值4.5~6.5,有机质含量≥1.5%,土层厚度≥100cm。5.2育苗5.2.1剪穗从茶树母本枝条上剪下短穗,长3cm~4cm,留腋芽和半个叶片。DB53/T856—201825.2.2扦插按行距10cm、株距2.5cm进行扦插,叶向一致。5.2.3苗期管理保持水分,适时除草、追肥、防治病虫害。5.2.4苗木质量要求苗高≥20cm,地径≥3mm,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5.3种植6~8月下旬种植,栽植密度为24000株/hm2~26000株/hm2。5.4施肥每年,每公顷茶园施有机肥3t~5t,茶叶专用复合肥1t~1.2t。5.5采摘3~9月,选择一芽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分别进行采摘。6采后处理6.1萎凋6.1.1萎凋槽萎凋注风温度宜≤35℃,相对湿度65%~75%,摊叶厚度≤20cm。6.1.2室内自然萎凋温度宜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