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dìsān)第一页,共八十四页。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gàiyào)一、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第二页,共八十四页。二、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1.胆汁的生成、分泌和代谢:成人每日分泌胆汁约800~1200ml,,肝细胞分泌75%,胆管细胞分泌25%,其成分:97%为水,其他(qítā)成分主要有胆汁酸、胆盐、胆固醇、卵磷脂等。2.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分泌、储存、浓缩和输送胆汁,其对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第三页,共八十四页。胆石按其成分可分为(fēnwéi)三类:(1)胆固醇结石:80%存在于胆囊内。颜色:白黄、灰黄、黄色形状:呈多面体、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质硬,剖面呈放射状纹理。X线检查(jiǎnchá)多不显影第四页,共八十四页。(2)胆色素结石:分两种1、棕色胆色素结石:有胆汁酸、有细菌,质软易碎。主要发生(fāshēng)在胆管2、黑结石:无胆汁酸、无细菌,质硬,由不溶性大黑色胆色素多聚体、各种钙盐和粘液糖蛋白组成,几乎均发生在胆囊内。第五页,共八十四页。(3)混合性结石(jiéshí):胆色素、胆固醇、钙盐剖面呈层状,中心呈放射状,外周呈层状X线检查常可显影成分比例的不同,形状(xíngzhuàn)和颜色也不相同第六页,共八十四页。胆石发生的位置(wèizhi)和命名第七页,共八十四页。胆囊结石概述: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结石。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11.5%.多见于成人,女性常见,男女之比约1:3年龄增大(zēndà)ɡ性别差异减少,50岁时男女之比1:1.5老年人中男女发病率基本相等第八页,共八十四页。胆石成因(chéngyīn):胆囊结石成因复杂,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如:雌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第九页,共八十四页。临床表现:(1)无症状胆囊结石(20-40%)—静止性胆囊结石(2)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zhèngzhuàng):进食油腻食物,上腹、右上腹隐痛不适,饱胀,嗳气,呃逆---“胃病”第十页,共八十四页。(3)胆绞痛:进食油腻食物,睡眠时体位改变---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右上腹绞痛样发作,阵发性向肩胛及背部(bèibù)放射,伴有恶心、呕吐。首次出现胆绞痛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再发作。临床表现:第十一页,共八十四页。临床表现:(4)Mirizzi综合征:胆囊管与胆总管伴行过长或汇合位置过低是解剖学基础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较大(jiàod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