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练习取出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jìshù)和制作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2.了解体细胞染色体联会现象,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并根据唾腺染色体上横纹的形态和排列,识别不同的染色体。3.识别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表现。第一页,共二十七页。二实验(shíyàn)原理本世纪初,D.Kostoff用压片法首先在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幼虫的唾液腺细胞核中发现了特别巨大的染色体——唾液腺染色体(salivaryglandchromosomes)。由于它具有许多重要特点而成为细胞遗传学、发生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好材料。第二页,共二十七页。果蝇是双翅目昆虫,幼虫(yòuchóng)期具有很大的唾腺细胞,其中的染色体是巨大的唾液腺染色体。唾液腺染色体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而不分开,经过许多次的复制形成约1000~4000拷贝的染色体丝,合起来达5mm宽,400mm长,比普通中期相染色体大得多(约100~150倍),所以又称为多线染色体。唾液腺染色体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为遗传学研究的许多方面,如染色体结构、化学组成、基因差别表达等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材料。第三页,共二十七页。果蝇种间或种内不同品系与近缘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常表现为唾液腺染色体不联会,形成泡(puff)、缢痕(constrictions)、间带区(interband)的伸缩性以及顶体(telomere)的形态等多方面的变异,特别重要的是可观察是否产生(chǎnshēng)了倒位、染色体的断裂、融合或重排,据此研究其基因序列的差异。因此,无论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研究基因与突变性状之间的关系,还是从进化遗传学方面研究染色体的系统发育,探讨近缘种间的遗传差异和生殖隔离机制等,唾液腺染色体的分析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已广泛用于种内系统发育和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中。第四页,共二十七页。普通果蝇(2n=2x=8)唾腺染色体的特点表现在:各染色体着丝点附近异染色质区相互结合形成(xíngchéng)染色很深的染色中心,第Ⅱ、Ⅲ对染色体呈V形(中着丝粒),各有两臂,X染色体呈棒状,第Ⅳ对染色体呈粒状,观察时可见五条臂由染色中心向外蜿蜒伸展。第五页,共二十七页。三实验材料果蝇三龄幼虫活体。四实验器具、药品试剂显微镜,生化培养(péiyǎng)箱;果蝇培养(péiyǎng)瓶,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等。0.7%氯化钠(NaCl),1mol/LHCl;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果蝇培养基等。第六页,共二十七页。五实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