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医学专题—EBV感染诊治进展----2010.ppt
下载文档

ID:2519578

大小:4.98MB

页数:57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6-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2 医学 专题 EBV 感染 诊治 进展 2010
EB病毒感染诊治(zhnzh)进展,复旦大学附属(fsh)儿科医院感染科,第一页,共五十七页。,病例(bngl)1-病史,男,9岁10个月,浙江昆山人,2006.3.18-6.8住我院现病史:反复发热8个月伴皮疹入院,皮疹分布于面部和肢体,曾被描述为暗红色水疱疹,多次就诊外院拟诊“单纯疱疹病毒皮肤感染”,曾给与阿昔洛韦治疗但发热和皮疹反复既往史无特殊,按时预防接种体检:神智清,反应较淡漠,怠倦面容,眼睑浮肿,肢体远端和面部可见陈旧疤痕,枕部见1枚黄豆大小水疱疹,全身浅表淋巴结可及肿大,如蚕豆和花生米大小,心肺(-),腹软,肝肋下2cm,剑下2.5cm,质软,脾肋下2cm,关节(gunji)无红肿,NS(-),第二页,共五十七页。,病例(bngl)1-实验室检查,血象(xuxing)3.185.14:WBC 3.1-5.9*109/L,L 42.8-79%,HB 81-123g/L,PLT 96-112*109/L 5.166.8:WBC 1.8-2.1*109/L L 42.8-79%HB 60-79g/L PLT 14-23*109/L 肝功能:ALT/AST 122-395/65-353 IU/L 血清:EBV-IgM(+),HSV-IgM(-),HSV-IgG(+)免疫学:IgG17.8 g/L,IgA、IgM正常,IgE 230 U/LCD19+56+73%,CD4+13%,CD8+6%,ANA(+),SMA(+),LKA(-),第三页,共五十七页。,病例(bngl)1-病理检查,皮损皮肤活检:淋巴组织和嗜酸性细胞浸润肝组织活检:小叶多处肝细胞凝固性坏死,肝细胞大泡、小泡脂肪变性,门管区中重度炎症,淋巴细胞浸润骨髓(su)活检:4/20:骨髓增生6/5:骨髓增生,红系为主,吞噬显著,第四页,共五十七页。,病例(bngl)1-治疗和结局,入院诊断:慢性疱疹病毒感染,血管炎?治疗阿昔洛韦抗病毒、干扰素调节免疫功能、激素、对症支持病情进展仍反复发热,肝损持续,肝脾进行性肿大(肝肋下24cm,剑下2.56cm,脾肋下25cm),面部、肢体远端蚊子叮咬后出现局部水泡暗红色水泡坏死结痂,扁桃体渗出三系下降,消化道出血结局:放弃治疗,死亡(swng)出院诊断:系统性血管炎、慢性HSV感染,渗出性扁桃体炎、中度贫血、消化道出血,第五页,共五十七页。,病例(bngl)2-第一次病史,女,10岁10个月,浙江人,2006.8.30-9.8第1次住我院现病史:反复发热(f r)3个月,皮疹5天入院,体温最高40体检:神智清,反应可,下肢见陈旧性皮疹疤痕,全身浅表淋巴结可及肿大,如花生米大小,心肺(-),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3cm实验室检查:血象:WBC 7.1*109/L,L 58%,异淋 8%,HB 108g/L血清:EBV-VCA-IgM(-),EBV-VCA-IgA(+)免疫学:IgG17.5 g/L,IgA、IgM正常 CD8+33%CD4+44%,CD16+56+4%,CD19+16%诊断:EBV感染,第六页,共五十七页。,病例(bngl)2-第二次病史,女,11岁4个月,浙江人,2007.2.26-4.16第2次住我院现病史(bn sh):反复发热伴浅表淋巴结肿大8个月入院体检:神智清,怠倦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弥漫性肿大,颈部部分融合成块,心肺(-),腹软,肝肋下3.5cm,质韧,脾肋下4cm实验室检查:血象:WBC 9.7*109/L,L 19%,异淋 6%,HB 98g/L,PLT 305*109/L,血清:EBV-VCA-IgM(-),EBV-VCA-IgA(+),EBV-EA-D-IgG(+)免疫学:IgG18.6-24.1 g/L,IgA、IgM、IgE正常 CD4+71%CD8+18%CD16+56+6%,CD19+16%,第七页,共五十七页。,病例(bngl)2-辅助检查,淋巴结活检:07-2-27:淋巴滤泡增生,T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组织EBV-EBER(+)07-4-3:T淋巴细胞淋巴瘤骨髓活检:07-3-9:造血细胞增多,形态未见异常影像学07-3-28:CT见颈部、纵隔(zngg)、腋下淋巴结肿大07-4-12:B超提示肝大,脾区和腹腔淋巴结肿大,第八页,共五十七页。,病例(bngl)2-治疗和结局,入院诊断:慢性EBV感染,淋巴瘤?治疗阿昔洛韦抗病毒、间断性激素、对症支持病情进展(jnzhn)仍反复发热,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发展至DIC结局:放弃治疗,死亡出院诊断:淋巴瘤、慢性EBV感染,DIC,第九页,共五十七页。,纲要(gngyo),EBV感染的生物学EVB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临床常见和重要的EB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诊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慢性(mn xng)活动性EBV感染(CAEBV)EBV肝炎EBV相关的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症(PTLD),第十页,共五十七页。,Epstein-Barr病毒(bngd)(EBV),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淋巴(ln b)隐病毒属,人疱疹病毒4型双链DNA病毒EBV不易培养,主要感染B细胞和咽部上皮细胞,也可感染NK和T细胞、宫颈上皮细胞,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HHV及所致(su zh)疾病,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HHV的特殊性,在宿主细胞内可增殖感染、潜伏感染、先天性感染,病毒DNA也可与宿主细胞DNA整合,引起细胞转化,与肿瘤(zhngli)密切相关。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外,原发感染多为隐性感染。,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概述(i sh),90%以上的人群感染EBVEBV感染通过唾液直接接触传播1-6岁儿童、14-20岁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高度易感,发展中国家EBV感染多发生在儿童早期(zoq)EBV原发感染主要为亚临床型,有时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潜伏期2-7周EBV潜伏感染与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有关,第十四页,共五十七页。,EBVgp350/220与其受体CD21结合(jih)D21(+)细胞:B细胞口咽上皮细胞CD21(-)上皮细胞:EBVgp85/gp25介导上皮细胞粘附,EBV感染(gnrn)的生物学,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EBV生物学特性(txng),EBV溶解性感染期,表达:早期抗原(EA):EA/R和EA/D(具DNA多聚酶活性);EA出现表明EBV活跃(huyu)增殖,EA抗体出现在感染早期;衣壳蛋白(VCA)晚期表达的结构蛋白VCA-IgM出现在急性感染早期,VCA-IgG出现在急性感染期并持续存在膜抗原(MA):细胞表面包膜糖蛋白(MA gp350/220,gp85),是EBV的中和性抗原抗MA-IgM可用于早期诊断,第十六页,共五十七页。,EBV生物学特性(txng),EBV潜伏感染期,选择性表达早期(zoq)抗原以及:核抗原(EBNA-1,-2,-LP,-3A,-3B,-3C):为DNA结合蛋白,在感染的B细胞核内;EBNA-1与感染有关,EBNA-2与细胞转化和永生化有关;EBNA抗体出现在感染晚期。潜伏膜蛋白(LMP-1,-2A,-2B):在感染B细胞表面,与细胞恶化有关,未翻译的转录物BARF0和EBER EBNA-3、EBNA-2、LMP-1是EBV-CTL CD8+的主要目标,第十七页,共五十七页。,EBV感染(gnrn)的实验室诊断,外周血分类淋巴细胞50%WBC不典型淋巴细胞10%WBC(系激活的CD8+CTL)血清学检查嗜异性凝集实验(heterophile test/spot test)VCA-IgM、IgG,EA-IgG,EBNA-IgG病毒学标志在PBMC、血清、全血或感染组织(zzh)检测EBV-DNA、EBER、EBNA、LMP,第十八页,共五十七页。,EB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zhndun)评价,嗜异性抗体(heterophile antibody,HA)凝集实验(“spot”test)嗜异性抗体(IgM)在发病后7天内出现,2-5周达高峰,可以持续6-12个月,偶有12个月后以低水平存在HA阳性(yngxng)提示原发急性感染,EBV再激活感染几乎阴性阳性率:青少年和成年人71%-90%,2-5岁儿童50%假阴性:发病第1周内假阴性率25%,10%成人始终阴性假阳性:2-3%自身免疫性疾病、HIV感染、心内膜炎、HAV肝炎,第十九页,共五十七页。,EBV感染(gnrn)的血清学诊断评价,抗VCA-IgM和IgG可以同时出现(chxin),通常IgG出现(chxin)较IgM晚,但偶尔较IgM出现(chxin)早12周,抗VCA-IgM几周后检测不到抗EA-IgG在发病后3-4周后升高,34月后检测不到抗EBNA-1-IgG在发病后34周被检测到,持续终身,部分慢性EBV感染者检测不到抗VCA-IgG和抗EBNA-1-IgG终生持续阳性,第二十页,共五十七页。,EBV感染(gnrn)疾病的血清学诊断,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七页。,EBV相关性疾病(jbng)的病毒DNA定量检测,血清游离的EBV-DNA提示原发感染或者再激活健康携带者血清EBV-DNA通常检测(jin c)不到,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七页。,Bauer CC.Serum Epstein-Barr virus DNA load in primary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 Med Virol.2005,75:54-8,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七页。,EBV感染相关(xinggun)的疾病,原发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相关的嗜血细胞综合征Gianotti-Crosti综合征慢性感染/淋巴细胞增殖性 疾病(jbng)慢性活动性EBV感染嗜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Duncan病(X-连锁隐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免疫抑制宿主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瘤/白血病Burkitts淋巴瘤Hodgkin淋巴瘤上皮细胞癌鼻咽癌胃腺癌(xin i)唾液腺癌口腔毛发粘膜白斑病肉瘤平滑肌肉瘤,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七页。,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zn du)症(IM)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特指由EBV感染引起的发热、咽炎和淋巴结肿大的综合征1889年被首次描述(mio sh)为“glandular fever”1920年正式定义为IM1932年发现嗜异性凝集实验1968年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EBV,出现IM临床症状和嗜异性凝集抗体,明确EBV是IM的病原,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七页。,IM临床表现,25-30%的青少年和30岁的成年人原发感染EBV后表现IM儿童时期EBV感染多为亚临床型或不典型症状临床症状:发热、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灰白色渗出)、咽炎、肝脾肿大、眼睑(ynjin)水肿和皮疹、上腭粘膜出血点皮疹经常发生于使用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一些内酰胺类抗生素1周后,发生率90%并发症: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脾破裂、扁桃体肥大致气道阻塞、暴发性肝炎、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七页。,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七页。,儿童(r tng)IM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至少3项以上阳性 发热;咽炎、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4岁以下:2cm以上;4岁以上:可触及);脾脏肿大血象检查: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占50以上或淋巴细胞总数高于5.0109/L;异形淋巴细胞达10以上或总数高于1.0109/L血清抗体(kngt)检查:以下1项为阳性 VCA-IgM抗体初期为阳性,以后转阴 双份血清VCA-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 EA抗体一过性升高 VCA-IgG抗体初期阳性,EBNA抗体后期阳转,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七页。,病例(bngl)1,病史:男,1岁,发热4天,体温最高40,伴轻咳、流涕,就诊前一天体温高峰下降至38.2,就诊当天家长发现患儿面部、躯干部红色(hngs)皮疹,患儿激惹查体:体温 37.9,一般情况可,颈部和枕部及黄豆大小淋巴结,咽部轻度充血,面部、颈部、躯干见红色芝麻或米粒大小斑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结膜无充血,口腔粘膜光滑,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