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流通经济185会计审计基于内部控制框架下上市公司税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温少芬(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09)上市公司想要对税收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或降低,就需要对税务方面的各项风险性因素进行充分的认识、评估,并深入分析企业的经营实际,尤其要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在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预测与调查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一、税务风险的概念及成因内部控制和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被提出,在国外有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已经逐渐成为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思想,我国也在借鉴国外风险管理框架和内部控制理论的同时,根据国情对有关概念及理论作出改进。1.税务风险公司的税收风险是指企业在纳税义务和税收法规规定上的差异,如果没有对应科学适宜的税务管理措施,就可能造成企业利益的损失,如声誉的下降和法律的惩罚等[1]。随着我国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税务风险不仅表现在不遵守税收法规的情况下,还体现税收优惠政策把握不足、企业当前面临的税收风险因子识别不清、企业税费成本过高等层面,同时,税收程序方面也可能存在问题,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税收风险与负担。2.税务风险管理税务风险管理是一种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税收法律和政策对公司的经营和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承担的税务风险与财务风险越来越大[2]。税收风险管理是通过多种手段,将各种不确定因素对税务的影响控制在规范性的范围内,也是指通过收集税收信息来识别、对业务实施过程中可能潜藏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贴合实际地配合风险管理措施,以保证风险系数可以降至最低。上市公司的税收风险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为在税收保障方面,上市公司的利润缴纳方式和税收制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估时,利税总额仍然是衡量上市公司贡献的指标。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在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对传统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岗位职责划分,又要通过税收风险管理来实现对业务过程的控制,要把潜在的机会放大,减少潜在损失,建立税收风险的管理体系。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运营活动等各方面,以规范上市公司的盈利,都有专门的会计标准来规范企业的收益预测。但是,在会计报表的说明中并没有规定要披露重大税收风险,这也反映出尽管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都会出现税收风险,却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