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核病TuberculosisinChildren第一页,共三十五页。结核病流行趋势古老的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卷土重来,形成新的上升顶峰。我国结核病在全球属于高流行区。第二页,共三十五页。我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调结果显示〔2000年〕: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农村疫情高于城市低递降率第三页,共三十五页。总论第四页,共三十五页。病因和发病机理第五页,共三十五页。一、病原体属分支杆菌,具抗酸性。耐寒、耐枯燥,对紫外线、高热、各种消毒剂敏感。需氧菌,最好生长环境pH7.4,氧分压13.3~18.7Kpa(100~140mmHg)。菌型:人型、牛型、鼠型、鸟型第六页,共三十五页。根据其生长代谢状况分群:A群:代谢旺盛、大量增殖的细菌。B群;缓慢生长细菌,有短期代谢活动。C群;低代谢状态或接近休眠状态细菌。D群:代谢静止的休眠菌。第七页,共三十五页。二、传染源痰中带菌的成人肺结核病人,尤其是家庭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儿童结核病的传染源。第八页,共三十五页。三、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气溶胶状态菌尘气溶胶状态消化道传染其他传染途径皮肤、胎盘第九页,共三十五页。四、机体的反响性致病因素细菌的毒力、数量、菌群变态反响机体的反响性免疫反响第十页,共三十五页。变态反响机体初次接触结核杆菌淋巴细胞被致敏、大量增生4—8周迟发型变态反响、病理改变产生原发病灶渗出性炎症病灶周围干酪、坏死全身中毒病症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免疫反响淋巴细胞初次接触结核菌T淋巴细胞致敏、产生受体T淋巴细胞再次接触致病原致敏淋巴细胞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巨噬细胞活化因子趋化因子使病变局限吞噬、杀灭细菌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变态反响与免疫反响关系发生机理相同,是同一细胞免疫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表现。双刃剑:免疫反响>变态反响,机体抵抗力最强;免疫反响<变态反响,机体反响差,易发病,病情多较严重;免疫反响>>变态反响,炎症反响剧烈,造成组织严重损伤或结核菌播散,对机体不利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结核病的诊断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诊断要点:1.结核病接触史2.近期急性传染病史3.卡介苗接种史4.临床表现5.结核菌素试验6.线检查7.实验室检查8.活体组织检查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临床表现:结核中毒病症发热、盗汗、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瘦、疲乏无力呼吸系统病症轻咳,一般呼吸道病症和体征不多结核过敏现象疱疹性结膜炎、结节性红斑、一过性多发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