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的感染与免疫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曹莉第一页,共二十三页。感染的概念:•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二页,共二十三页。-共生状态〔commensalism):微生物或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到达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和某些真菌。-时机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如艾滋病〕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不习惯寄生的部位时,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伤。如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时。第三页,共二十三页。•感染谱〔infectionspectrum〕病原体与人体宿主之间不相适应、相互斗争所发生的传染过程的各种不同表现第四页,共二十三页。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病原体被去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第五页,共二十三页。病原体被去除病原体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特异性被动免疫机体第一道屏障特异性主动免疫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去除第六页,共二十三页。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无或轻微的组织损伤病症体征生化改变病原体机体免疫学检查阳性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携带者病原体病原体第七页,共二十三页。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响,导致组织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某些传染病以显性感染为主:麻疹、天花。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组织损伤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病原体机体免疫学检查阳性稳固免疫〔如伤寒〕恢复期期携带者病原体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应免疫不稳固〔如菌痢〕第八页,共二十三页。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其发生于显性或隐性感染之后分为:恢复期与健康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病症出现之前:潜伏期携带者。•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三个月以下或以上:急性或慢性携带者。第九页,共二十三页。•病原携带者的共同特点:•不显出临床病症而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痢疾、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第十页,共二十三页。病原携带状态:•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病原携带者,如麻疹和流感,病原携带者极罕见。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缺乏以将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