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需要不断获得热能才能(cáinéng)维持生理活动。2、热能——贮存在食物中的并可供人体利用的化学能。3、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食物(糖类、脂类、蛋白质)第一页,共十九页。(一)、热能的单位1、营养学——千卡克(千卡、大卡)2、国际上——焦耳(J),千焦耳,兆焦耳(1)1000焦耳=1千焦耳(2)1000千焦耳=1兆焦耳3、两种单位的换算1千卡=4.184千焦耳(二)热能系数(生理卡价)1、定义:1克生热营养素在体内(tnèi)ǐ氧化所产生的热能数量。2、三大营养素的热能系数糖:4千卡/克脂类:9千卡/克蛋白质:4千卡/克第二页,共十九页。1、计算方法(1)查食物成分表(可知100克食物中糖、脂、蛋白质的含量)(2)计算出食物中糖、脂、蛋白质的含量(3)分别(fēnbié)计算出糖、脂、蛋白质的发热量(三大营养素的含量*热能系数)(4)食物的发热量=糖的发热量+脂的发热量+蛋白质的发热量2、实例一杯牛奶(200g)的发热量是多少?(已知:100g牛奶中含蛋白质3.3g,脂肪4.0g,糖5.0g)第三页,共十九页。1、3千卡(qiānk)ǎ=()千焦耳2、什么叫热能系数?3、试计算出300g猪肥瘦肉的发热量?(已知:100g猪肥瘦肉中含蛋白质13.2g,脂肪37.0g,糖2.4g)卤水(lǔshuǐ)五花肉红烧肉第四页,共十九页。(一)静息代谢率(RMR)1、定义: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最低能量消耗。2、条件——空腹、停止剧烈活动数小时、静坐、安静3、基本生命活动——(1)维持体温(2)呼吸(3)血液循环(4)其它器官(qìguān)的活动4、特点:所占比重最大(60%~65%)第五页,共十九页。(二)运动的生热效应(TEE)1、定义:人在进行各种活动或劳动(láodòng)时所消耗的能量。2、特点(1)占总热能的15%~30%(中等活动)(2)变化大(活动的时间、强度)高强度活动的能量消耗可达RMR的10~15倍(3)是人体控制能量消耗、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最重要的部分。第六页,共十九页。(三)食物的生热效应(TEF)1、定义: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消耗(食物的消化,营养成分的转运(zhunyùn)ǎ、代谢,储存)。2、以前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3、占总能量消耗的10%左右。第七页,共十九页。(一)、热能的来源糖(60%~70%)食物脂肪(20%~25%)蛋白质(11%~14%)酒精(7千卡(qiānk)ǎ/克)(二)热能供给量标准1、热能收支平衡:热能摄入量=热能消耗量2、维持热能平衡的重要性3、人体标准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105=体重(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