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碳索家开学仪式上的讲话尊敬的贺克斌院士,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在北方“大雪”纷飞的季节里,很高兴我们在三亚温暖和煦的阳光中,共同迎来“中国碳索家”项目正式启程。我谨代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恰逢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我国提出双碳战略目标一年有余,在这样的时代召唤下,大家齐聚三亚,携手迈出探索之路的重要一步。全球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挑战。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碳达峰、碳中和也是人类文明的赶考,将深刻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能源、环境、气候共赢及可持续发展。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1+N”政策体系陆续发布。11月16日,中美元首举行了“坦率、建设性、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视频会晤,宣布中美两国将在新冠肺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上合作,携手并进。此前,中美在英国格拉斯哥,共同发表了强化气候行动的联合宣言。随着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双碳战略对社会经济的要求和影响逐步变得清晰,但具体到各行各业,仍旧面临大量的痛点、难点、疑点,有待一一探索和攻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碳索家”应时而生,今年8月正式发布,由杜祥琬院士、贺克斌院士和我共同担任责任教授,引起了相关领域企业家的高度关注,经逐一筛选并由我亲自邀请,今天终于正式吹响了集结号。这也是清华大学践行国家战略、勇毅担当的重要行动。清华在零碳交通、零碳建筑、低碳发电、新型电力系统、工业深度减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方面都已取得一批自主的、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以硬核技术支撑国家双碳战略实施。9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立,我们的责任教授之一——贺克斌院士,担任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具体到清华经管学院,我们持续推进低碳、能源和环境经济学相关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多项国家纵向课题和国际合作计划。今年5月,学院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共同指导发起成立“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杜祥琬院士任论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