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制标题有诀窍拟制标题有诀窍这些年,我讲公文写作课的时候,一般都会安排互动问答,每次几乎都有人请教拟制标题的技巧。大家为什么这么重视标题的拟制?因为标题是文章的一张脸、一双眼、一层金,很多领导不仅“看书看皮儿,读报读题儿”,就连审文件、看材料,也把目光聚焦在标题上。如果标题赏心悦目,文稿通过率和领导满意度会大大提高。所以,人们常说“题好文一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俗称“题目”,也就是文章的眼睛。拟制出一个好标题,如同画龙点睛,不仅能鲜明地揭示主旨,还能传神地升华主旨。特别是写那些有可能为单位添彩、给领导长脸的材料,花在提炼、推敲、打磨标题上的心思,远远比谋篇布局、遣词用句多得多。正因为如此,有的领导在布置文稿任务的时候,会交代拟稿的同志:你只要下功夫把标题搞精彩、搞漂亮就行,具体的文字叙述只要没有“反动口号”就行!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足以说明标题的重要性。那么,标题的拟制究竟有什么诀窍呢?我看过一本书,书名是《新闻标题学》,里面归纳了7大类40种新闻标题的辞格艺术,真是蔚为大观。今天,我不掉书袋子,不搞拿来主义,而是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专门谈一谈机关文稿标题的拟制要求和诀窍。在我看来,标题有这么四个大的特点。第一,标题犹如房屋顶一般来说,机关文稿不仅有大标题,多数还有小标题(也叫层次标题、分级标题)。无论大标题还是小标题,都起着领挈文章内容的作用。只不过,大标题需要统摄全文,小标题只需要统领好旗下的文字。写文章就像建房子,制标题就像盖屋顶,屋顶和房子除了风格一致,还要大小合适。这方面,常见病是题文不符具体有三种情形:一是题文无关。有的文章题目说的是一回事儿,内容是另外一回事儿,可以说是“牛头不对马嘴”“挂羊头卖狗肉”。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要么是标题起偏了,要么是内容跑题了。二是题大文小。一般来说,大题目须做大文章,小题目宜写小品文。有的人写文章,明明肚子里没有多少货,非要起个大题目,写到最后,内容根本撑不起标题。也有的人写文章,没有充分考虑标题与内容的匹配度,给小事情扣上大帽子,导致标题立不稳。举个例子:有一年,省里遴选外事办主任,考虑到这个岗位理应熟练掌握外语,首次增加了外语能力专项测试的环节。遴选结束后,负责这项工作的处室报送了一篇工作信息,题目是《引入外语能力测试完善干部选任工作我省首次采取外语能力专项测试遴选外事部门负责人》。这个题目明显起大了。按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