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文明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和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提供的全新选择和经验借鉴,具有深远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重要内容。西方资本主义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和发展模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具有其固有的弊端和局限性,它并不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和“终极模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文明格局呈现全新面貌,延续人类文明道路成为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以科学求真的态度对待科学追求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以“时空高度压缩”的速度和规模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走出了一条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开拓了人类文明的总体形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性意义,为世界上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治国理政的参照,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唯物史观,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了文明发展的趋势。通过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性批判,指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并预见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新的文明形态的一般特征。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将是“能给所有的人以幸福的文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文明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拓展了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实现了从后发生型、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