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和第83条“公平解决”下的划界方法:价值取向与规则演进汪小静*内容摘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未给予公平原则或等距离线方法之任一方法以优先性,而是采用了“公平解决”这一笼统规定。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平解决”规定的影响,国际法院一度将公平结果作为划界规则的核心,这导致了海洋划界法律的高度灵活性。之后,法律开始朝着确定性方向转变,公平原则/相关情况规则和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出现融合,而等距离/相关情况规则由此产生。在增加了比例检验这一步骤后,海洋划界三阶段方法正式确立。然而,海洋划界仍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国际司法机构和仲裁机构的越权以及海洋划界三阶段方法的主观性,很可能会直接影响争端的公平解决。关键词:海洋法公约公平解决公平原则/相关情况等距离/特殊情况海洋划界三阶段方法一、规范和实证双重维度下“公平解决”概念的模糊性作为各国相互竞争的利益的协调产物,《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称《公约》)的制定代表了努力实现海洋空间管理的“公正和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普遍性意图。最终以一揽子方案为基础形成的《公约》,显然考虑到了不同利益问题的密切联系和实践的灵活性。《公约》第74条和第83条规定了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权利重叠区域的划界问题,要求其得到“公平解决”,但并未规定具体的可适用规则。“公平解决”这一术语具有高度模糊性,适用时存在着灵活性,“公平解决”也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引入了不确定因素。从“公平解决”这一规定的形成过程可以窥见在寻求一种相互妥协的规则,并进行价值取舍。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期间,关于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界的磋商是一起进行的,这一议题存在较大分歧。在协议划定界限的基础上,缔约方对于公平原则、中间线方法以及等距离线方法的适用和适用程度都存在争议。在1974年海洋法会议第二期会议上,罗马尼亚代表提案建议划界采用最符合“公平解决”的一种或多种汪小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和第83条“公平解决”下的划界方法:价值取向与规则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研究生。129DOI:10.13871/j.cnki.whuilr.2022.06.010武大国际法评论2022年第6期方法组合,即两个相邻国家之间海洋空间的划定,应根据公平原则,考虑到影响有关海洋区域的所有地理、地质或其他因素,通过协议来实现。①这一提案首次提出了“公平解决”这一概念。肯尼亚和突尼斯代表在其提案中也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