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低分子肝素对凝血影响【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疗效观察】【】目的将我院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42例足月新生儿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除应用常规治疗外,均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42例患儿中除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外,余38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9048�%。结论低分子肝素抗凝作用强,副作用小,易于皮下吸收,在新生儿DIC早期使用,更方便,更平安,治愈率高。【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新生儿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疗效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Septicemia)多由母亲产道感染、吸入感染羊水、脐带或皮肤等感染而使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所引起,是一种严重的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及B组链球菌感染等。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腹胀、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黄疸、惊厥等,仅局部患儿有发热。重者可致休克、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凝血机能障碍的病理过程,是危重新生儿较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治疗中,早期积极应用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抢救的成功率,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42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列入观察的42例患儿均为我院住院的足月新生儿。发病日龄在2~20d。羊水污染30例,肺炎26例,窒息22例,胎膜早破18例,脐炎14例,临床表现42例均有精神反响差,吃奶差,取血部位不易止血,发热21例,生理性黄疸加重18例,体温不升12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29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9例白细胞总数[1]。42例DIC符合1999年10月第七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标准。�13�方法治疗上均给速碧林(主要成分:低分子肝素钙,葛兰素史克(天津)生产),100U/(kg次・),皮下注射,2次/d。并根据临床效果结合细菌学培养及药敏决定抗生素的选择,正确应用血小板悬液等治疗。速碧林平均治疗37±12d��后凝血功能指标正常,临床病症好转,继续治疗1~2d后停用。�2检测指标用药过程中每天监测�PLT、PT、APTT、FIB、FDP、D�二聚体。于第1、3、5、7天监测血培养及药敏结果。�3结果�31�临床疗效42例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