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曲剧《茶馆》中阮的演奏艺术_边珊珊.pdf
下载文档

ID:197917

大小:1.20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茶馆 北京 曲剧 演奏 艺术 边珊珊
45 2023 年第 1 期艺术研究北京曲剧形成于上世纪 50 年代初,脱胎于北京曲艺,带有浓郁的京味儿地域特色,是北京唯一的地方戏。北京曲剧音乐唱腔素材源于百年以上满族文化的岔曲和单弦牌子曲。单弦牌子曲大致有 120 多个曲牌,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主要使用的有近三十个曲牌。北京曲剧的特点是万音不离曲,万曲不离北京。演员用表演和唱腔塑造人物,展现冲突。伴奏的演奏员在跟腔主旋律或分解式与复调的伴奏中,配合低音声部,节奏要有流动性,乐句分开,流畅写意,使音乐形式完整。演奏员运用手中的乐器,酣畅淋漓地再现剧情环境,烘托人物唱腔表达的情绪,完整衬托出舞台的戏剧意境。与其他剧种一样,北京曲剧在乐队的编制上也有笙、笛子、唢呐、小锣、小擦、三弦、琵琶、扬琴、二胡、高胡、板鼓等常见的文武场,中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曲剧中,中阮北京曲剧茶馆中阮的演奏艺术 边珊珊的演奏灵活且多样,时而同腔跟唱齐奏弹主旋律、时而和声打节奏、时而弹过门、时而弹复调、时而延续的长音作为副旋律铺垫托称主旋等等。中阮弹奏的格式也变化多样:有如排比句一般的递进叠加之美;有如骈文联句一般的对仗工整之美;有如曲艺说唱般的戏谑诙谐之美;也有拟人拟物时的灵动活泼之美。演奏乐句时,强弱变化与说话一样自然。乐句遇强先弱,遇弱先强,对比分明。乐句以唱腔和过门分开,此起彼伏。当演奏中运用技巧时,弹挑颗粒分明、小撮儿利落、长撮儿密实丰富。乐句连贯,起伏有序,首尾相连。两下点、三个点、五点、点到为止。切分音、三连音、六连音都要含蓄内敛。不局限于纸谱标记,运用技巧使乐句伸展开,使乐句更加流畅自然。曲剧吟唱的乐曲用演奏的形式表现出来,强弱快慢随节奏韵律变DOI:10.15947/ki.dwt.2023.001946艺术研究化,使音乐内容更加丰富,舞台画面更加饱满,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展现京味京韵的舞台魅力。而采用和声的方式,演奏和弦,严格按照配器,不单出头,会使声音柔和、包容、交织旋律同步。这时整体的北京曲剧音色柔美,旋律悠扬,且和着演员唱腔的旋律,给观众美的享受。若是剧情演绎到矛盾迸发、情绪撞击、气氛高亢的重要末段唱腔、尾声或是类似北京曲剧茶馆开场大画面出现的时候,音量要放开且不丢内劲,有劲头,有表现力,才能使得整个旋律宽广、宏大、有张力,带动起剧场内的持续走高的氛围,传递给观众绝佳的观演体验。北京曲剧茶馆改编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同名话剧。话剧茶馆在中国戏剧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讲述了中国社会从戊戌变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动荡。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那个年代芸芸众生的生存状况。北京曲剧茶馆在话剧茶馆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精彩片段,合并调整部分角色,在重要的情节冲突中精心设计音乐、加入大量唱段,深化剧情和外放人物内心,将话剧的悲剧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重塑了经典,更展现了北京曲剧的独特魅力。全剧第一场开场,众茶客唱“大茶馆”。这是北京曲剧茶馆的中心唱段之一。苍凉的唢呐引子展现了老裕泰鼎盛但注定会没落的命运。大幕拉开,是一副晚清勾栏瓦舍市井众生相,所有的角色都以定格的形式在缓缓拉开的大幕中亮相,犹如一幅人物长卷缓缓展开。当音乐转入 数唱 间奏,茶客们渐渐开始活动起来,随着八角鼓敲击,三弦领奏,带出浓郁的京味儿。唱词“大方桌、宽条凳,烫金的对联;铜斑壶、细盖碗,小叶香片;侃西山、道北海,取乐消闲”,突转小快板,一时间,喧哗声四起,嘈杂纷繁、人声鼎沸的环境渲染了老裕泰的兴旺。再转入四人一人一句,说说唱唱,非常自如,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最后一句齐唱“赌一份干炸丸子外带花椒盐”结束,整首上下句的板腔体为全剧最喜气、精彩的开场唱段。这段唱节奏变化多样,唢呐领奏的时候,和声附和需要强劲衬托。转 数唱 后,洋洋洒洒,强弱变化大,到“侃西山、道北海,取乐消闲”要由中弱转弱。小快板直接过门起还是强的,一句强“四下里说说笑笑人声鼎沸满堂满赞”,一句弱“讲神灵说鬼怪没边又没沿儿”,后一句再渐强“求官谋事算命那个”,“抽签”开始强到下句的长音收。四人一人一句,每句后面有个垫音和小过门,后面齐唱又热闹起来。台上热闹,乐池喜气,台下观众也会被影响,喜气、祥和、热闹的场景往往给人的印象很深,这也是茶馆开场曲的魅力所在。紧接着的戏份依然是轻松喜庆。茶馆店内高朋满座,一团和气,裕泰年轻掌柜王利发子承父业,精神抖擞,兴高采烈地迎来送往,并高唱一段吉祥话:“祝茶客诸事如意,阖家吉祥,笑口常开”。这段 打新春 也是说唱着叙事,就像小孩开心时摇手里的铃鼓一样,通过节奏型演奏表现出来。到笑脸相迎,祝愿茶客们“准能发财”和王利发的最后一句给宾客的吉祥话过门,用夸张的手法强调掌柜意气风发开业迎宾的喜气。剧中唱曲人小明珠的一个唱段“天地当中是人间”,在戏里出现了三次,伴奏方式均不同。该唱段每次运用跨度二十年,也是剧中时代变迁的一大特色。单纯的小明珠头段唱曲欢快活泼,伴奏轻快灵动,后两段运用都是幕间曲转场音乐。第二段转场后开始悲凉,速度变慢,47 2023 年第 1 期艺术研究演奏要轻柔,细声碎语头句:“东南西北四方天,天地当中是人间”,前四个字东南西北连贯起来,此时中阮用一个轮儿连起来,此句后面的小过门也是连贯的,也用一个轮儿连起来,这样可以更加突出小明珠颠沛流离的凄苦和难以逃脱的时代命运。二场开始改良。二幕转三幕的音乐再次跨度二十年。此幕间曲半段唱后,改复调,用变化的节奏强调主题曲。第二幕 农民乐“帮他搞改良”唱段,也是叙事,中速稍快。这是内掌柜王淑芬的唱段:“看着崭新的蓝格桌布,大红帐子,更是欣喜的有留声机。后面的公寓供衣裳,前边的茶座供米粮,盼着买卖兴旺,十几年的老字号得重光”。此时已经是辛亥革命后社会改天换日,因此此段中阮的演奏要饱满,强弱变化大,技巧多用颗粒型小撮儿和垫字的点,弹奏要清晰、灵巧,演奏的旋律要和唱腔连贯一致,突出女主人迎合市场搞改良,满心欢喜地盼着老字号新开张,买卖兴旺。随后唐铁嘴来租房,凭着看相算命,想借茶馆宝地显声名。后面接贺开张的 南城调,自食其力的常四爷与落魄潦倒的松二爷先后登场,满怀诚意地来恭贺老朋友老店重开张,为三幕悲凉结束做铺垫。松二爷的 寄生草 一曲道尽晚景凄凉:儿女不孝顺,只有黄鸟陪伴,“一见它,我就消了死的心”。这段配器接连的几个 5,单弹渐强,突出黄鸟老了的叫声,衬托松二爷的悲戚。康顺子上场时,音乐 D 调慢起,当她看到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刘麻子时,音乐转入 A调,重复的两遍 5321 过骆驼,接重复两遍5321 过骆驼,每个音符都是重音,用扫弦加长轮儿弹奏,表达出人物悲愤的情绪。接唱流水板“何处把身托”,这段是康顺子凄苦的唱段。演奏的旋律要和哭诉的声腔一致,如泣如诉。内掌柜王淑芬留下了康顺子和康大力,王利发说唱结合 太平年“踏实不下来”唱段:“太监取消,皇上倒台,添了两口,炮声不断,赶时髦买了留声机,八仙桌盖桌布,改良了也不能改时间,怕老裕泰被轰,踏实不下来”。此段王利发前面说,后面唱,只跟过门,突显忐忑不安、焦灼万分的内心。第三幕中刘麻子、唐铁嘴、小丁宝对话时用的音乐是弹拨乐,轻灵、饱满、俏皮,体现出人物的油滑、市侩和狡诈。轻巧的地方,中阮运用三下短撮儿。重复的四个 3 5 一个比一个增加力度,递进,后面减弱的 3 2,增加乐句的强弱变化。随后又是一段 太平年,庞四奶奶的主要唱段“一片孝心”,此首唱腔,都是主旋,和前面王利发的截然不同。此唱腔演奏时小细撮儿、小点、轮儿的运用,使乐句更加流畅、饱满、自然,突显人物霸道、蛮横、张扬跋扈的性格。剧末的 鹦哥调“入土为安”和王利发的中心唱段 流水板“一把纸钱向天抛”,一段接一段的把剧情推到最高潮,使尾声与开幕曲交相呼应。命运多舛的王利发,从十几岁的意气风发到七八十岁的风烛残年。在最后一段,三位行将就木老人各自回顾一生,感慨世态炎凉,说尽人世沧桑。悲中有笑,笑里有悲,三个活人用纸钱祭奠自己,撼人心魄,这种大悲中的自慰,需要在粗犷的喜气中渲染。粗犷的喜气和唢呐的悲凉互相交替,这段唱腔曲牌做为主旋律,极富戏剧性,三个人的绝唱也是北京曲剧茶馆中最为华彩的乐章。这两段的演奏要和开幕曲起首的两段一样有激情、动48艺术研究情、激昂的弹奏。剧中“四角的跟夫,后尾儿的搭茬儿,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第二番后一句是“本家姑奶奶赏钱一百二十吊,(秦二爷喊)一百二十吊”。此处是老式民间抬棺材出殡时的喊礼(喊号),过门中阮需要和笛子、唢呐一起引领乐队换和声,定音鼓和大镲推动音乐情绪向上递进到全剧的最高潮。到换节奏过门进到唱腔中,整首鹦哥调,演奏时要激情澎湃、夸张,把悲喜交加粗犷的喜气进行到底,使剧情更富有戏剧性。随后是王利发放慢的流水板“白花花的纸钱四处落”“凄凉凉的茶馆静悄悄”“破烂烂的窗棂映晚照”“孤零零的人影儿伴心潮”。送走老朋友后,王利发心碎,一个人在茶馆里寥落、凄凉、绝望。王利发的中心唱段“一把纸钱向天抛”,慢流水板,在“茶座前坐满了,坐满了老少爷们真不少,真不少”,这一句演奏为大切分,后面划线的部分为弱音,前面是强音,55565556 33#2333#23,重复的地方都是要渐强的,主旋律的地方演奏要饱满。“几十年,对谁都点头赔笑;几十年,我不住的前拱后刨;几十年我变着法儿拼命买好儿;几十年我提心吊胆,点头哈腰,凄凄惨惨,苦挣苦熬”。在第二句的前拱后刨的小过门,要大撤,突出后两句的难。这段慢流水中,节奏型 0 X XX|0 X XX,演奏时第二拍最后一个音是重音,是剧中描述抬棺人出殡行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 游击队之歌“没有吃,没有穿”的节奏型一样,是行进中的音乐,重复多为强调。这种节奏型在高强度的重音旋律中,加强力度的演奏方式,更加突出乐句有层次的节奏感,强调乐句的稳定性,增强戏剧感染力。“仰天大笑泪珠儿掉”,摇板紧弹慢唱,待王利发清唱“我就跟您回见了(白:回见了,回见了),”尾声旋律拉宽,剧终的合唱气势恢宏。起始节奏固定化的单弦曲牌或板腔体节奏,标志北京曲剧已形成自己的剧种特色。中阮作为伴奏型的乐器,演奏时保持音色旋律悠扬动听的同时,掌握好节奏是重中之重。戏剧有“曲”更易传达戏剧情绪,演员、演奏员都是围绕着“曲”不断揣摩,熟悉,只有会唱会表达,才能让人物更加鲜活,更立体地展示出来。中阮作为一种古老且又跨时代发展的乐器,弹奏时音色与力度都要有变化。它在乐队中是中音和次中音声部,连接高音乐器与低音乐器,使各种声音融合到一起,起到桥梁和粘合的作用。速度是音乐的生命,是乐曲演奏的脉搏。无论快与慢,在特定条件下都需要相对平稳。演奏时要把乐曲的快板、慢板、极快、稍慢等这些曲作者的要求分档,做到快而不催,慢而不拖。在演奏乐曲时,首先要非常恰当地把握乐曲的基本速度,使速度建立在可靠、有把握的基础上再求得变化。还要做到稳中求变,变得流畅,不要突变速度,避免旋律出现突兀现象。北京曲剧的戏剧形式是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中阮在乐队伴奏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我们要日积月累,总结经验,使我们北京曲剧乐队的伴奏旋律,更加突出、优美、丰富,更加多姿多彩。(边珊珊,北京市曲剧团)责任编辑/范红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