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缓释和控释制剂第一节概述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其中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度过程,对于注射型制剂,药物的释放可持续数天至数月;口服剂型的持续时间根据其在消化道的滞留时间,一般以小时计。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广义的控释制剂包括控制释药的速度、方向和时间,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狭义的控释制剂则一般是指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缓、控释制剂的特点:①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顺应性,使用方便。②使血液浓度峰谷波动小,血药浓度稳定,药物的毒副作用少。③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缓、控释制剂的不足:①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低,如果遇到某些特殊情况,不能立即停止治疗。②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节给药方案;③制备缓、控释制剂所涉及的设备和工艺费用较常规制剂昂贵。第二节缓、控释制剂的制备与评价一、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缓、控释制剂主要由骨架型和贮库型两种。药物以分子或微晶、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各种载体材料中,则形成骨架型缓、控释制剂;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聚合物膜内,则形成贮库型缓、控释制剂。两种类型的缓、控释制剂所涉及的释药原理主要有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或离子交换作用。(一)溶出原理溶出速度慢的药物显示出缓释的性质。通过Noyes-Whitney公式可知:减少药物的溶解度,增大药物的粒径,以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达到缓释作用。具体方法:1.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2.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3.控制粒子大小以扩散为主的缓、控释制剂,药物首先溶解成溶液后再从制剂中扩散出来进入体液,其释药受扩散速率的控制。药物的释放以扩散为主的结构有以下几种:(二)扩散原理1.水不溶性包衣膜2.含水性孔道的包衣膜3.骨架型的药物扩散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1.包衣2.制成微囊3.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剂4.增加粘度以减少扩散速度5.制成植入剂6.制成乳剂释药系统决大多数取决于溶出或扩散,但某些骨架型制剂,骨架本身也处于溶蚀的过程,结果使药物扩散的路径长度改变,形成移动界面扩散系统。(三)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四)渗透压原理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比骨架型缓释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