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症科普介绍.ppt
下载文档

ID:134390

大小:6.26MB

页数:13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腰椎 突出 科普 介绍
TJ HR Health Center 腰椎间盘突出症 R 29 G 115 B 176 R 69 G 153 B 195 R 0 G 51 B 153 R 190 G 26 B 38 R 234 G 40 B 57 R 255 G 121 B 1 R 155 G 238 B 255 R 146 G 212 B 0 R 205 G 234 B 247 R 254 G 203 B 1 R 6 G 30 B 60 R 140 G 140 B 140 R 75 G 75 B 75 R 220 G 220 B 220 SMIC Confidential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丌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症状示意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 R 29 G 115 B 176 R 69 G 153 B 195 R 0 G 51 B 153 R 190 G 26 B 38 R 234 G 40 B 57 R 255 G 121 B 1 R 155 G 238 B 255 R 146 G 212 B 0 R 205 G 234 B 247 R 254 G 203 B 1 R 6 G 30 B 60 R 140 G 140 B 140 R 75 G 75 B 75 R 220 G 220 B 220 SMIC Confidential 03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01 02 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遗传因素 04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腰骶先天异常 05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也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诱发因素 06 R 29 G 115 B 176 R 69 G 153 B 195 R 0 G 51 B 153 R 190 G 26 B 38 R 234 G 40 B 57 R 255 G 121 B 1 R 155 G 238 B 255 R 146 G 212 B 0 R 205 G 234 B 247 R 254 G 203 B 1 R 6 G 30 B 60 R 140 G 140 B 140 R 75 G 75 B 75 R 220 G 220 B 220 SMIC Confidential 1.膨隆型 临床分型临床分型 4 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 隙迚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丌需要手术治疗。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作以下分型。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 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 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 解或治愈。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 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 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丌平 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 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丌 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 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 手术治疗往往无效。3.脱垂游离型 4.Schmorl结节 2.突出型 R 29 G 115 B 176 R 69 G 153 B 195 R 0 G 51 B 153 R 190 G 26 B 38 R 234 G 40 B 57 R 255 G 121 B 1 R 155 G 238 B 255 R 146 G 212 B 0 R 205 G 234 B 247 R 254 G 203 B 1 R 6 G 30 B 60 R 140 G 140 B 140 R 75 G 75 B 75 R 220 G 220 B 220 SMIC Confidential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症状症状 5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腰痛腰痛 1 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 2 马尾神经症状马尾神经症状 3 R 29 G 115 B 176 R 69 G 153 B 195 R 0 G 51 B 153 R 190 G 26 B 38 R 234 G 40 B 57 R 255 G 121 B 1 R 155 G 238 B 255 R 146 G 212 B 0 R 205 G 234 B 247 R 254 G 203 B 1 R 6 G 30 B 60 R 140 G 140 B 140 R 75 G 75 B 75 R 220 G 220 B 220 SMIC Confidential 检查检查 6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这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以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1 3 2 4 R 29 G 115 B 176 R 69 G 153 B 195 R 0 G 51 B 153 R 190 G 26 B 38 R 234 G 40 B 57 R 255 G 121 B 1 R 155 G 238 B 255 R 146 G 212 B 0 R 205 G 234 B 247 R 254 G 203 B 1 R 6 G 30 B 60 R 140 G 140 B 140 R 75 G 75 B 75 R 220 G 220 B 220 SMIC Confidential 诊断诊断 7 对典型病例的诊断,结合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一般多无困难,尤其是在CT与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症状,不应诊断本病。R 29 G 115 B 176 R 69 G 153 B 195 R 0 G 51 B 153 R 190 G 26 B 38 R 234 G 40 B 57 R 255 G 121 B 1 R 155 G 238 B 255 R 146 G 212 B 0 R 205 G 234 B 247 R 254 G 203 B 1 R 6 G 30 B 60 R 140 G 140 B 140 R 75 G 75 B 75 R 220 G 220 B 220 SMIC Confidential 治疗治疗保守治疗的保守治疗的原理原理及及对象对象 8 适用对象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 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治疗原理 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非手术治疗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R 29 G 115 B 176 R 69 G 153 B 195 R 0 G 51 B 153 R 190 G 26 B 38 R 234 G 40 B 57 R 255 G 121 B 1 R 155 G 238 B 255 R 146 G 212 B 0 R 205 G 234 B 247 R 254 G 203 B 1 R 6 G 30 B 60 R 140 G 140 B 140 R 75 G 75 B 75 R 220 G 220 B 220 SMIC Confidential 9 治疗治疗保守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方案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采用骨盆牵引,可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绝对卧床休息 01 02 牵引治疗 03 理疗和推拿、按摩 利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但该方法有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遗传因素 04 可尝试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进行支持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这些软骨保护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软骨分解作用。基础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并促进椎间盘软骨基质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临床研究发现,向椎间盘内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显著减轻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腰痛,同时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报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支持治疗 05 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06 R 29 G 115 B 176 R 69 G 153 B 195 R 0 G 51 B 153 R 190 G 26 B 38 R 234 G 40 B 57 R 255 G 121 B 1 R 155 G 238 B 255 R 146 G 212 B 0 R 205 G 234 B 247 R 254 G 203 B 1 R 6 G 30 B 60 R 140 G 140 B 140 R 75 G 75 B 75 R 220 G 220 B 2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