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及其核保个险核保管理处2007年9月尿液是血液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排泌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且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尤其与泌尿系统直接相关。因此尿液的变化,不仅反映泌尿系统的疾病,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尿液检查主要用于:1.诊断和疗效观察,如泌尿系统的炎症、结核、结石、急慢性肾炎等。2.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的尿糖检查,急性胰腺炎的尿淀粉酶检查、黄疸鉴别诊断时的检查。3.用药的监护,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磺胺药等,常可引起肾损害。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循环血液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一般来说,有效半径小于2nm的中性物质,如葡萄糖分子(有效半径0.36nm)可以被自由滤过;有效半径大于4.2nm的大分子物质则不能滤过;有效半径在2.0~4.2nm之间的各种物质分子,随着有效半径的增加,被滤过的量逐渐降低。滤过膜的通透性还取决于被滤过物质所带的电荷,由于滤过膜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故带负电荷的物质较难通过滤过膜。如有效半径3.6nm的血浆白蛋白带负电荷故较难滤过。人双肾每天生成的肾小球滤过液达180L,而终尿仅1.5L左右,这表明滤过液中约99%的水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滤过液中葡萄糖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钠、尿素等被不同程度的重吸收。肌酐、尿酸和钾等还被肾小管分泌入管腔中。尿液一般检验内容1.物理学检查:尿量、气味、颜色、透明度、比重测定等。2.化学检验:尿酸碱度PH、尿蛋白PRO、尿糖GLU、尿酮体KET、尿胆红素BIL、尿胆原UBG等。3.尿沉渣(显微镜)检验:尿液细胞(如红细胞ERY,白细胞LEU,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化学检查尿蛋白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孔径屏障以及电荷屏障(排斥具有负电荷的溶质)的作用,血浆中大量中高分子量的清蛋白、球蛋白不能通过滤过膜;小分子量的蛋白,如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但滤过量很小,在近曲小管经胞饮作用下95%以上被重吸收,在上皮细胞内水解成氨基酸再进入循环。髓袢升支及远曲小管起始部分泌的Tamm-Horsfall大分子糖蛋白可进入尿液,但量很少。尿蛋白量增高有4种机制:①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