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陈曌卫生部《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内容》1、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彻底清洁、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椅子、门窗、地面,做好终末消毒处理。2、医护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戴帽子、口罩,必要时配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消毒;如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换一副手套。3、口腔内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如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4、牙科镊子、压舌板、口镜、探针、印模托盘、漱口杯使用前必须消毒。接触血液、体液的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前必须消毒。5、口腔诊疗器械基本清洗设备齐全,常规诊疗器械数量与医院规模匹配。6、检查化学消毒剂每日是否测定有效浓度,空气、器械、消毒剂细菌监测情况。7、消毒灭菌室各项消毒、灭菌措施要认真做好记录。8、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要严格按照器械清洗程序进行认真清洗。每次清洗后应对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9、无菌物品在无菌柜保存,其它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有明显标识。10、使用后的注射器、利器、手套、敷料等医疗废物按规定处理,分类收集,标识清楚。交接登记记录完整。感染控制的主要内容目的——切断传播链传播途径:患者——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患者;患者——患者原因控制环节预防管理要点原因:1、制度不健全2、医务人员对口腔问题不够重视。传统观念认为:口腔血液循环丰富,不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口腔是一个有菌的环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做不到?还是不做?)3、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相当一部分口腔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不强,消毒隔离意识淡薄,于诊治病人前后未严格洗手或只是流于形式的洗手,有的甚至有接触血液可能时也不戴手套、帽子、口罩,以上均为职业感染很大的隐患。还有一些防护观念差的,只懂得保护自己,不保护病人,一副手套从上班带到下班感染控制环节血源性感染水源性感染接触传播(特别是器械传播)经飞沫传播的感染经空气传播的感染预防血源性感染对病人,我们做了很多★询问病史★推行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和压力蒸汽灭菌医务人员却做的很少★很少使用护目镜★容易导致锐气损伤的操作普遍存在★锐器盒质量不佳、使用不当★锐器伤的监测和教育不足血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医疗锐器伤的特点:♬发生率高:护士(清洁器械,抽取麻药,回套针帽)›助手(局部注射,回套针帽,清洁气泡)›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