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rabies)木古丽一,概念: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二,病原:狂犬病病毒属弹状病毒科的狂犬病毒属,其核酸为单股RNA。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为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构成病毒表面的纤突,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是诱导狂犬病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从患者和病兽体内所分离的病毒,称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virus),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因定毒(fixedvirus),毒力降低,可制做疫苗。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对酚有高度抵抗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1.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2.带有狂犬病毒的“健康”狗及动物(二)传播途径: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三)易感宿主: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本病易感但在自然界中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犬科和猫科动物,以及翼手类和某些啮齿类动物。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的自然储存宿主。4、流行特点: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四,症状:狂犬病的潜伏期波动最大,短的10日,长的1年,多数1~3个月。人:狂犬病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狂躁期、麻痹期三个阶段。犬:潜伏期自十天至两个月,一般分为狂暴型和麻痹型两种临床类型。1、其狂暴型有前驱期、狂躁期和麻痹期。前驱期约1~2天:病犬性情、食欲反常,喜吃异物。狂暴期约2~4天:表现为狂暴,并常攻击人畜,狂暴发作与沉郁交替出现。麻痹七约1~2天:出现全身麻痹症状,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2、麻痹型病犬以麻痹症状为主,兴奋期很短或无。猫:一般表现为狂暴型,症状与犬相似,但病程较短,出现症状后2~4天死亡。五、病变: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脑膜多正常。脑实质和脊髓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多数病例在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body)。内基小体为病毒集落,是本病特异且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但约20%的患者为阴性。此外,唾液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