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检验一、白血病概况一、白血病概况•(一)定义是源于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疾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亡受阻,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浸润表现。急慢性白血病一般比较急慢性白血病一般比较类型病变细胞自然病程AL分化差,以原始、早期幼稚为主半年以内CL分化较好,以较成熟的细胞为主数年白血病细胞的分布及作用•主要分布骨髓外周血肝脾淋巴结抑制造血抑制造血功能缺陷功能缺陷破坏结构破坏结构(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1.贫血:程度不一,多呈进行性加重2.出血:部位多样,严重出血常致死亡3.感染:常表现为发热,严重感染导致死亡4.浸润:部位及表现多样(三)发病因素(三)发病因素1.病毒感染:HTLV-1、EB2.物理因素:γ-射线辐射3.化学因素:苯、氯霉素4.遗传因素:Downs综合症5.其他不明因素二、急性白血病分型二、急性白血病分型•(一)细胞形态学分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形态学血细胞化学染色1.FAB分类法:1976年制定,1985年修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cyticleukemia,ALL)急淋:L1——L3共3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non-lymphocyticleukemia,AN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blasticleukemia,AML)急非淋:M0——M7共8型2.我国分类法:1980年制定,1986年修改•基本与FAB相同•将M2分为M2a和M2b•将M3分为M3a和M3b•将M4分为M4a、M4b、M4c、M4EO(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本依据:原始+幼稚淋巴细胞≥30%。依细胞大小,核染色质粗细,核仁及胞质形态划分为三个亚型:L1、L2、L3型。L1: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大小均一,核染色质粗,核仁不清,胞质少L2:以大淋巴细胞为主,大小不一,核染色质疏松,核仁较大,胞质多L3:以大淋巴细胞为主,大小均一,核染色质细,胞质嗜碱深蓝,多空泡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1991年FAB确定)原始细胞≥30%形态学类似ALL-L2无T、B淋巴系标记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MPO阳性M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M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原粒30~89%(NEC)•早幼粒及以下阶段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M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b:异常中幼粒(核幼质老)≥30%(NEC)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异常早幼粒≥30%,M3a(粗颗粒)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异常早幼粒≥30%,M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