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来自吸烟时所产生的烟气。烟气化学成份倾为复杂,约有5000余种。依据烟气对人体的影响,可将烟气分为三类:1.刺激性化合物主要有氰化氢、甲醛、丙烯醛等。2.全身性有害毒物,如酚类、酮类、醇类、酸类和胺类等。引起全身性反应最典型、最突出的是尼古丁、CO和烟碱。3.致癌物质在烟气中也有多种,如苯[a]并芘、苯并[a]蒽等称为引发剂,即具有直接致癌作用,有的能促进癌症发生的化合物称为协同剂或促癌剂,其中有芘甲基芘等。吸烟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烟气中的多种化学成份和物质,经肺吸入体内后产生各种生理效应。血液O2在体内输送除少量物理溶解外,其总量98%左右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血红蛋白氧亲和力比CO亲和力要小200~300倍。科恩(Cohen)等人对191名不吸烟者和462名吸烟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平均值,不吸烟者为1.1%,吸烟者为4.8%。这种碳氧血红蛋白及血中游离CO含量增加是引起各种心血管反应的重要原因。对10名冠心病人通过导管取样进行吸烟对冠状动脉窦、动脉和静脉血氧分压影响实验研究发现,每次吸烟能立即引起氧分压下降,且下降数值与吸烟量平行,每次吸烟30min后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尼古丁不是血液中正常成分。吸烟者血液中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可铁丁含量随吸烟量增加而上升,最高者每百毫升血浆含量分别为35.2和313~331.8ng。烟气中尼古丁吸收入血会给生理功能尤其是心血管功能带来有害影响。吸烟可使吸烟者白细胞增加。1940年有报导350名吸烟者吸1~3支烟后,多数人表现为暂时性白细胞增加。1973年(Friedman)等进一步证实,吸烟引起白细胞增加是一种持续性表现,在4年间对86488人白细胞数测定结果,白细胞平均值,不吸烟者为7200个/mm3,吸烟者为8400个/mm3,后者比前者高179%。另外吸烟者吸烟数量对白细胞增加程度有明显影响。吸烟量多白细胞增加也多。吸烟者白细胞数增加可能是吸烟后所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反应的结果,也可能是尼古丁刺激肾上腺髓质和皮质,使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白细胞增加。心血管吸烟后血中尼古丁含量增加刺激主动脉和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引起动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暂时反射性上升,心率增高,但未见心输出量增加。研究后发现吸烟后血压增高和心率加快实际上是机体对吸烟后每博出量减少作出的应激反应。吸烟后血液中血小板粘滞度增加;碳氧血红蛋白量增加,减少了心肌氧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