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与营养》)填空题1、食品卫生法共设(九)章(五十七)条。2、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是食品卫生执法监督和(自身管理)相结合的措施或手段,两者主体享有不同的权利、承担着不同的义务。3、《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铁道、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4、食品卫生标准涉及人体健康,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凡是涉及人体健康与安全的标准应是(强制)性标准。5、HACCP系统与传统监督管理方法的最大区别是(将预防和控制重点前移)。6、《食品卫生法》是食品卫生法律体系中法律效力层级(最高的)规范性文件。7、我国《食品卫生法》正式审议通过的时间是(1995.10.30)。8、SPS协定的中文含义是(卫生和植物卫生应用措施协定)。9、危害是指食品中可能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生物、化学或(物理)性污染,以及影响食品污染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10、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生物性病原物主要有(细菌)、(毒素病毒)、真菌、寄生虫及其卵、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素。11、食物中毒发病潜伏期短,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趋势。12、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机制可分为(感染型)、(毒素型)型和混合型。1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抓住(防止污染)、(控制繁殖)、杀灭病原菌三个主要环节。14、沙门菌食物中毒多是由(动物)性食品引起。15、影响沙门菌繁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储存时间)。1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的食物中毒。17、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主要是大量(活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18、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的(春)季。19、甘蔗节菱孢霉产生的毒素为(3—硝基丙酸),是一种神经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20、抢救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治疗为使用(美兰(亚甲兰))小剂量口服或注射。21、砷在机体内可与细胞内酶的(巯基)结合而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引起细胞死亡。22、抢救食物中毒最常用的措施为(催吐、洗胃、灌肠)。23、在我国最易发生河豚鱼毒素中毒的季节为(春)季。24、(细菌性)食物中毒为有明显季节性的一类食物中毒。25、肉毒梭菌中毒的临床表现以(运动神经麻痹)症状为主。26、赤霉病麦中毒是由(镰刀菌)菌种引起的。27、亚硝酸盐的中毒剂量为(0.3~0.5)克。28、做好食物中毒突发事件调查处理前的准备首先要明确(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医疗机构三方面职责。29、中毒人数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