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8期GuangdongMedicalJournalApr.2014,Vo1.35,No.8低分子肝素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胡海波’,肖苑玲,黎金颜。,沈君菁广东省广J,i、『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51018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282)【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先兆流产患者112例,其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43例为观察组,同期未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69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孕周、自然流产、早产、妊娠情况、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重、胎盘病理学表现以及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D一二聚体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自然流产率、分娩孕周数、新生儿轻度窒息、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一二聚体值、胎盘行病理学检查胎盘、胎膜炎发生率等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减轻孕妇血液高凝状态,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先兆流产;先兆早产;疗效低分子肝素由未分级肝素经化学或酶学方法解聚而成,是由D一葡糖胺与糖醛酸的交替残基链组成的葡糖胺,分子量为4000~6500D,相对分子量为4500D。属于抗凝血酶Ⅲ依赖性凝血酶抑制剂,与普通肝素对比,低分子肝素延长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较弱,在血中的半衰期比普通肝素长2倍,具有较强的抗血栓作用和较弱的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功能、脂质代谢的影响小,引起出血的不良反应小,且生物利用度高达98%,不需要实验室监测;且低分子肝素不通过胎盘,不引起胎儿畸形,安全可靠。目前,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羊水过少、胎儿生长受限等已有较多报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但应用于流产仍鲜有报道。本研究对有复发性流产的孕妇尝试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共收集本院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观察组43例,年龄21~38岁,平均(29.79±4.33)岁;孕6~33“周,平均(26“±7)周。未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对照组69例,年龄20~37岁,平均(29.00±4.59)岁;孕11~34周,平均(23±7)周。1.2诊断与排除标准诊断标准: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继而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痛,盆腔检查宫口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