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147-149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0引言盐碱土壤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土地资源,其总面积约为9913万hm2。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而土壤盐害也是阻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1]。研究表明世界上灌溉区35%耕地受盐胁迫的威胁[2]。盐胁迫对植物生长所造成的伤害原因之一是渗透胁迫,由于土壤和细胞外高质量分数的盐分,造成了植物生理干旱[3]。植物自身有一些适应机制若渗透调节来减少这种危害,使植物在盐渍环境中保持足够的水分。而关于盐害产生的机理以及如何开发利用盐碱土地资源,提高植物的抗盐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4-6]。此次试验通过对碱蒿渗透调节物质如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研究来研究碱蒿的耐盐机制,为深入研究碱蒿的抗盐能力及盐碱地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碱蒿(Artemisiaanethifolia)种子,于2008年秋季采于山西右玉县威远镇后所堡的盐碱化草地中,海拔1329m,39º59´26.2″N,112º19´19.8″E。1.2试验设计试验于2009年2-9月在山西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实验室进行。将种子播入装有珍珠岩和蛭石(1:1)的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2007BAD56B01)。第一作者简介:方志红,女,1983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牧草抗逆性研究,通讯地址:030801山西省晋中市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2号公寓331宿舍,E-mail:fangzhihong2007@126.com。通讯作者:董宽虎,男,1956年出生,山西省偏关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牧草抗逆性研究,通讯地址: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Tel:0354-6287552,E-mail:dongkuanhu@126.com。收稿日期:2010-03-16,修回日期:2010-04-07NaCl胁迫对碱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方志红,董宽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摘要:以碱蒿(Artemisiaanethifolia)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碱蒿幼苗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耐盐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见,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碱蒿的耐盐生理指标。关键词:碱蒿;NaCl胁迫;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中图分类号:S545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0-0793EffectsofNaClStressonSolubleProteinContent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