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特征的河南省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培训与开发现状分析刘艳琼摘要:结合胜任特征理论和研发人员个体创新特点,通过实际调研,构建河南省优秀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的具体指标;同时深入了解河南省企业人力部门在对研发人员进行培训开发时的具体做法,总结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和开发现状。关键词:胜任特征;研发人员;创新能力1基于胜任力特征的个体创新能力1993年,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博士和赛尼·M·斯潘塞开展了麦克利兰的观点,在他们所著的工作能力:高绩效模型中提出了能力的冰山模型。即胜任力存在于五个领域:知识和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与动机〔见图1〕。其中知识和技能是显性局部,和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可以通过考察学历和资格证书、筛选简历、笔试或面试、实操等具体形式来测量,也可以通过培训、开发等方法来提高这些素质。冰山下面的内容很难测量,不与工作内容直接关联却影响工作绩效好坏。创新在一定目的下,按照事物开展的规律,对事物进行系统或局部变革,使其获得更新或开展的过程。创新能力是一种企业研发人员的个人能力之一,是其在研发岗位上的胜任力,其构成要素必然同样包括容易观察的局部和潜在的特征局部。创新能力不是单一的某种智力、素质或能力,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与统一性,决定了创新是具有某种结构的智能系统。知识和记忆力是创新的根底,创造力是创新的内核。然而无数实践说明,存在有其他明显因素影响个体的创新能力,如动机、价值观、人格等。而这些“最潜在能力〞深藏于心,很难被发现和比拟。胜任力模型为研究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启发了新的思路。2河南省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培训与开发的必要性近几年中,河南省许多企业建设了研发中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竞争优势日趋明显。但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力度不够,企业创新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完全形成,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开展。在大力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的同时,研发人员个体创新能力亟需大幅提高。笔者通过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的接触发现,我省大多数企业由于缺乏对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在对研发人员进行培训与开发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少针对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专门系统、科学有效的培训。对研发人员而言,怎样形成创新思维,有哪些创新技法,创新动机应如何被鼓励,如何实现自我超越建立创新型心智模式,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河南省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根据麦克利兰教授的胜任力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