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8页平安社区与志愿效劳调研报告XX省XX县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开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特别重视社会建设,将“平安中山〞、“平安社区〞的建设作为当中重要工作,也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志愿者的力量积极参与,取得明显成效。目前,XX县区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世界城市人居奖〞,也获得全国志愿效劳组织奖、创新工程奖等,促进了平安社区与志愿效劳的“双繁荣〞、“双丰收〞。接受XX县区民政局、共青团XX县区委的委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组成以谭建光教授为组长的联合调研组,深入XX县区社区进行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现场观察、收集资料。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初步调研,完本钱报告,提交民政部参考,也提供其他有关部门、机构参考。一、XX县区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建设的历程XX县区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效劳,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星到组织、从试点到普及。近年来,逐步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志愿效劳网络,全市119个社区,建立志愿效劳站112个,拥有社区志愿者12万多人,活泼在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课题组经过分析资料、梳理脉络,发现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建设的效劳,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探索阶段(1987年——2022年)XX县区的志愿效劳,起源于1987年的“慈善万人行〞活动。当时,由于毗邻港澳、受海外公益文化影响,市民组织“慈善万人行〞为红十字会筹款。活动组委会参照香港、澳门的经验,委托团市委招募200多人的义工队伍协助效劳(“义务工作〞和“志愿效劳〞都译自英文volunteerservice,即无偿帮助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大陆习惯用“志愿效劳〞,港澳习惯用“义务工作〞——特注明)。这是志愿者第一次在XX县区亮相,虽然与“学雷锋,做好事〞有共同的意义,但是也具有不同的特色,其自愿性、人性化、灵活性、创新性受到广阔群众的欢迎,也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因此,以青年为主体建立的各种自发性第2页共28页小型志愿效劳团队陆续诞生,到1996年在团市委的统筹下成立“XX县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创办了“心声效劳热线〞等工程,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帮助。这时期,XX县区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开展,也促使农村城市化加速,城镇社区迅速变化。传统“单位型〞社区、“熟人〞社区演变成为“多元化〞社区、“陌生人〞社区,对于亲属、友邻的依赖性减少,需要更多来自志愿者等热心人士、爱心人士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