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运用文/郑玉英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开展,当前需要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修理人员。中职教育汽车维修专业只有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更新教学手段,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建设和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本文从设备、教学管理与师资等方面,系统论证了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关键词:教学改革;中职教育;汽车维修;一体化教学作者:福建经济学校一、问题的提出现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教材内容陈旧,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教学中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基地。随着汽车机电一体化的深入开展,时代在召唤新型的维修技术,包括科学的检测方式和手段,科学的维修方案和专用工具应用,我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怎样高效培养受企业欢送的学生成为有关学校、教师深刻反思的问题。二、传统教学方法出现的困境由于生源质量较差,中职学生一般文化根底知识比拟薄弱,缺乏较高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如果按照传授知识的方式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会认为老师总是讲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讲一些没用的东西,讲一些没趣的东西,学生不得不勉强应付。学生的态度又引起教师的反感,老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师生之间形成恶性互动,彼此不买账。这样的现象在中职学校比比皆是,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传统教学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和实习两个部门,使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预,各有一套人马,教学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理论课和实践课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教学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不能合理统筹,更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效劳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人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没有固定的先实践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践,而理论中有实践,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