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科学民主测评分析经验交流党的x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民主测评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式,目的就是要通过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群众评判,为组织上及时、准确地识人选人用人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民主测评的科学与否、真实程度事关干部考核工作的实际成效,而测评结果的分析质量和水平那么直接决定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程度。一、坚持系统分析,完整看待测评结果。民主测评是一个众多环节相互交织、环环相扣的动态开放系统。近年来,各地在增强民主测评科学性和真实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探索主要侧重探讨如何让测评内容更加科学,如何让测评程序更为标准,如何让知情人投知情票等操作层面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前期测评轻结果分析、重程序设计轻实体内容、重测评过程轻结果运用等现象。大量的干部工作实践说明,在民主测评结果产生后,如何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对测评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分类比较和科学分析,已经成为制约民主测评科学性和真实性的重要因素。应当认为,如果缺少对测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的环节,那么对民主测评工作的理解必然是片面的,既直接影响测评结果的运用程度,又会反过来影响测评的信度和群众公认度。二、坚持以人为本,多维分析测评结果。从群众的视角来看应重点分析测评对象开展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谁,把能否将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立足点,把能否得到大多数人的信任和支持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就是既要看到群众参与程度不断扩大的总体趋势,又要注意把握好参与人员的范围,同时对于既定参与人员产生的测评结果,我们在分析时需要反过来推论原来确定的参与测评人员范围是否科学,如果参与人员的范围过宽,就容易造成参与测评的人对测评对象不了解,出现不负责任和随意评判现象,导致测评结果的信度不高;如果范围过窄,参与的人员偏少,测评结果就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测评对象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公认度,测评结果的信度同样不会高。从测评对象的视角来看,考虑到测评对象的第2页共4页职位和工作性质往往会直接影响其测评结果,应重点分析测评对象的工作性质和身份。一般来说,由于权力因素的影响,在同一领导班子集体中,正职干部对群众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比副职干部要高,在同等条件下测评得票率相应占有比较优势。此外,如果测评对象的工作性质属于矛盾一线,常常处于群众的“对立面〞,那么其测评得票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