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体育局重点工作班子述职报告.doc
下载文档

ID:647414

大小:38.50KB

页数:32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体育局 重点 工作 班子 述职 报告
市体育局重点工作班子述职报告 2023年,市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提出的“重振雄风,再创辉煌,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要求,会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群众体育提升水平,竞技体育提升绩效,体育产业推进提速,体育事业开展根底性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完成省、市级年度目标任务。市体育局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023年度省辖市体育工作综合考评,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受到省体育局通报表彰。 一、省政府目标完成情况 2023年,市体育局承当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指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权重1分。对照省体育局关于2023年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评分方法,我局承当的省政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重点工作 完成情况 〔一〕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实施方案,群众体育工作全面加强。 1、积极推进市民生工程和省“万千百农村体育行动方案〞、“511城市体育行动方案〞,体育开展成果惠及城乡百姓。为89个城市社区配备110张乒乓球台,为23个社区建设全民健身苑,为165个行政村各建设标准篮球场1个,以村为单位组织各类体育赛事6000多场〔次〕;创立1个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省级乡镇健身广场、5个社区体育俱乐部、52个示范晨晚练点,为1047人进行了体质监测。 2、深入开展“温馨蚌埠、健康珠城〞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群众体育丰富多彩。“温馨蚌埠、健康珠城〞系列活动覆盖各县区,共展演11场,参加健身活动达5万人次以上。承办全国啦啦操联赛蚌埠站比赛、中国门球冠军赛安徽分区赛获得圆满成功。迎元旦长跑比赛、市直机关足球赛、全市羽毛球大赛、老年智力运动会、第八届“美好乡村〞篮球赛等赛事活动贯穿全年;组队参加全省第三届风筝大赛、第五届健身秧歌比赛取得较好成绩。金宏棋牌俱乐部邀请国际象棋皇后谢军、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来蚌开展百人国际象棋车轮大战、市乒乓球协会的“皖酒杯〞乒乓球赛、市棋协承办的全国中小学国际象棋比赛等赛事带动了各类健身人群的健身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气氛。 3、体育社团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召开全市体育社团工作会议,推进体育社团标准化建设。体育总会向乡镇延伸,全市55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体总分会。成立中国跤协会、石锁协会、万里行户外运动俱乐部等体育社团7个,开展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0名。 〔二〕积极备战省运会,竞技体育根底进一步强化。 1、举全局之力扎实开展省运会备战工作。创新备战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组建4个工程管理中心,实行局领导对口负责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注册运发动1374名;获得省常规赛金牌57.5枚;组建排球、击剑、射箭工程队。加强运发动输送和全运会蚌埠籍运发动效劳工作。有5人进入省“奥星工程〞,7人入选省队,29人参加省集训。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我市运发动张亮亮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决赛中顶住巨大压力和干扰,为XX省体育代表团夺得全运会赛场第一块金牌。 2、“体教结合〞取得进展。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发动文化教育和运发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教体结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市体育运动学校被命名为“2023-2023年新一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46所中小学校721名运发动参加,12项记录被刷新;启动校园足球活动,完成15所小学、13所中学布点工作;推进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创省级青少年俱乐部1个,青少年体育户外营地2个,省级传校、特校2所。 3、严格审批办证管理工作。审批二级运发动121人、二级裁判员54人,完成9名一级运发动、13名一级裁判员的申报工作。 〔三〕体育产业多元开展,初见成效。 1、公共体育设施进一步改善。高标准完成了XX市体育设施布局专业规划;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体育场东看台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市游泳馆完成顶棚防水改造、环保锅炉更新,训练条件得到改善。认真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2、成功举办乒超联赛蚌埠赛区比赛。世界级高手马琳、马龙、朱世赫等齐聚珠城,为市民奉献了一场乒球饕餮盛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比赛的组织工作得到了主客队赞扬。 3、体彩发行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专营店建设超百家,销售量过亿的赶超目标,创历史新高。提供有价值招商信息5条。 三、主要工作体会 〔一〕围绕中心,效劳大局。体育工作要主动融入社会事业开展中,用好成绩、新亮点提升形象、鼓舞斗志、凝神聚气,为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和经济社会开展提供精神动力。唯此,体育工作才能赢得持久关注和广泛支持。 〔二〕顺应民意,效劳民生。体育民生,是体育层面的人民生计,是体育开展的根本目标所在。加快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效劳体系,提升体育公共效劳能力,让群众成为体育活动的实践者、受益者。唯此,体育事业开展才有持久活力。 〔三〕主动作为,务实创新。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新突破,解放体育生产力,激发机制活力和人的创造力,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开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同步推进,做到坚守第一方阵不退位,为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领先锋。唯此,体育工作才能保持持久动力。 四、主要问题 〔一〕全民健身体系不够完善,群体工程建设任务繁重。全市924个行政村,目前已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442个,今明两年任务十分繁重。体育社团开展不平衡,市级多、县区、社区少,还没有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群众体育活动在品牌建设和全民化、制度化、生活化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强,优势不再。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落后,体校教学训练场地设施简陋,运发动招收困难、出路不畅,优秀苗子严重匮乏,我市竞技体育竞争能力下降。 〔三〕体育产业开展滞后。我市体育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既无规模亦无自主品牌。市县〔区〕两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滞后于省内其它市,对标合芜马更是差距太大,压力巨大。 〔四〕体育人才活力不够。在人才引进、培养上渠道不多,机制不活,优秀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和年富力强教练员极为缺乏。 五、2023年工作目标和打算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实施方案的关键年,是省运会的决战年,也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主动作为,务实创新,力争体育工作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政行风建设等专项工作在全市争先创优,体育整体形象得到全面提升。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唱响全民健身主旋律,打造运动珠城新品牌。 依托“大格局〞,办好大体育,建设群众身边的设施、活动、组织,形成新亮点、新品牌。建设200个左右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个全民健身苑、5个社区体育俱乐部、50个示范晨晚练点。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0人。完成国民体质监测1000人次以上。 〔二〕吹响进军省运冲锋号,再创蚌埠体育新辉煌。 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争先进位意识和夺标育人理念,创新备战机制,科学训练,严格管理,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确保我市体育代表团在省运会上实现“金牌位居前列〞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三〕奏响融合开展协奏曲,实现体育产业新开展。 以体为本,多轮驱动,推进体育中心规划建设,对市体育场进行提升改造,争取承办全国竞技性体育赛事,培育具有蚌埠特色、全国影响的体育品牌赛事。优化产品结构,扩大销售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完成体彩销售1.2亿元。 第二篇:市商务局重点工作班子述职报告市商务局重点工作班子述职报告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局积极发挥整体合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市商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2023年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2023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三项指标均跨入全省第一方阵,综合排名分别居全省第 3、第 4、第5。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68亿美元,全省第4;同比增长32.2%,全省第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亿元,全省第6;同比增长14.7%,全省第4。实现进出口15.8亿美元,全省第8;同比增长38.92%,全省第4。 二、重点工作 完成情况 〔一〕一个突破,口岸建设全面提速 争取到上海铁路局投资2亿元打造蚌埠铁路无水港,争取到省商务厅支持打造皖北货运集散中心,争取到合肥海关支持蚌埠申建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口岸累计进出口货量44.27万吨,超过国家一类口岸运量标准,是2023年的3.86倍,陆运口岸增幅全省第1。新开通蚌埠至上海、蚌埠至宁波集装箱快线。 狠抓异地报关回归。实现a级企业倍增、货量倍增、通关效率倍增、关税倍增,特别是关税首次破亿,约2.4亿元,增长289%。争取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支持蚌埠建成皖北食品、农产品区域检测中心。 〔二〕三个进位,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1、实施大通关,进出口逆势上扬。实施大通关,迅速出台促进贸易便利化16条措施,与上海、镇江港口等实现区域快速通关,首次实现本地报关本地验放。抓产业和贸易融合,推动丰原与华芳、中粮与开来纸业等开展贸企合作、代理进出口等,进口增幅居全省第1;抓贸易与金融对接,推进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战略合作,政策性贷款余额6.4亿元;推进公共平台建设,获得补助资金量省内第一;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孵化进出口实绩企业90家;抓包保责任制,实现企业包保全覆盖,新增进出口备案权企业124家;抓国际市场开拓,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28次。 2、抓好对外合作,外资外经不断攀升。精心组织2023皖港经贸交流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签约外资工程6个,合同利用外资额9.6亿美元。优化招商引资结构,鼓励类产业占70.2%。结合商务工作,先后引进中远集团、浙江三替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为企业争取省、市“走出去〞专项促进资金,标准“走出去〞企业管理,利用对外投资工程带动我市设备出口。 3、激活中心商圈,市场网点建设加快。启动新一轮商业网点规划修编。跟踪协调全市重大商贸工程建设,19个工程列入省级调度的“861〞重点商贸流通工程。目前,万达广场、国际汽车城等一批商贸工程开业运营,拉动消费成效凸显。指导宝龙、华夏街区提升改造,引入大润发等入驻淮河文化广场商圈,增强商圈辐射力,聚集人气。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0户,新增数居全省第4。 〔三〕五个亮点,开创商务开展新局面 1、划行归市效果明显。创新开展划行归市试点工作,小商品批发向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集聚、农副产品批发向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聚,批发市场覆盖半径已扩大到省外,商业格局进一步清晰,取得了“1+1>2〞的效应。 2、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全国家政效劳体系建设试点根本完成,培育的家政龙头企业数居全省前列,建成家政效劳网络中心。全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效劳平台试点稳步推进。省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取得进展,已完成1个分拣中心和40个回收站亭的建设。新获省级农村商品流通效劳体系建设试点,当年即建成商贸中心4个、农家店12个,2个配送中心正在施工中。新获批省级商贸效劳区建设试点。 3、电商开展未雨绸缪。起草了开展电商政策,积极培育o2o模式的本地生活主流平台,培养、扶持电商企业55家。仅“双十一〞当天,有1家电商企业销售额突破1000万,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经营户10家,1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经营户120家。 4、民生商务惠及百姓。“五位一体〞〔放心肉、放心菜、放心购物便利店、放心早餐、放心家政〕放心工程受到群众欢送,建设和改造40个农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