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一、征询题的提出“““搜索行为习惯〞,百度百科中给出的定义是: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有着如下特点:1、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2、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养成的,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亲切关系;3、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和情感的内容;4、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最少的公共生活准那么,是作为一个公民最根本的行为标准。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一个公民最低的行为准那么,更是一个人健康持续、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和道德认识构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各个学“校都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把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活动作为德育的抓手之一,把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和途径作为教育的课题之一。“我校以经典诵读写〞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为课题,旨在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践情况开展多种方式的经典诵读和书写活动,体验中华经典诗文包含的美妙的情感、立身行事的准那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了较准确的理解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为学生养成教育寻求适宜的途径和方法,特进展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二、研究的方法1、调查的时间、对象与范围时间:201x年10月对象及范围:在四至五年级20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134名学生、134名家长。2、调查的方法征询卷调查:家长征询卷、学生征询卷访谈法:家长座谈会3、调查的内容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明白得感恩的习惯、学习习惯、节约节约习惯、老实守信习惯等要素。三、调查结果的分析(一)文明礼仪习惯和认识初步构成公民的文明守礼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要求和谐文明的精神生活环境。每个公民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正是营建了这种和谐生活环境。在本次的调查中,75%左右的学生在生活中能使用文明用语,同时主动和老师打招呼;90%以上的学生可以遵守交通规那么、反感口出脏话等。特别是在文明有礼认识方面,94%的学生认为:勤劳、仁慈、诚信、知礼、守纪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品德,99%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培养小孩的文明礼仪习惯(详细见附表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