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医院药品和器械不良反响监测报告及持续改进措施2023年来,我科在主管院长正确领导下,全体工作人员各尽职责,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积极开展医院药品/器械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的宣传、培训、收集、评价和上报工作,现将2023年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情况汇报如下。一、药品/器械不良反响监测工作情况1、为提升我院药品/器械不良反响监测能力,有效应对药品/器械不良反响事件的发生,院医教科举办2023年药品/器械不良反响检测培训班,授课专家阐述了就药品/器械不良反响监测培训的目的和意义,着重讲解了药品/器械不良反响监测的收集、评价和上报工作要求,并针对药品/器械不良事件舆情监测与应对处置工作,确保突发平安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妥善处置。2、我院2023年向XX省药品不良反响管理平台上报了53份其中新的和严重的(新的一般+新的严重+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响为20份,占报告总数的37.7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了30份,其中严重报告表为5份,占报告总数的16.67%。3、主要存在问题。药品/器械不良反响过程描述不够完善和上报时限超时。二、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持续改进措施1、对于积极上报药品器械不良反响的人员给予奖励,每上报一例奖励20元(及时上报且网络上报药品器械不良反响监测中心审核通过的)。2、鼓励各科室积极上报新的、严重的药品器械不良反响,每上报一例奖励50元。3、每发现药品器械不良反响迟报或漏报的,对相关医务人员每例罚款50元,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分。4、将根据每年制定的科室药品器械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纳入各科年终考核制度,对未完成监测目标数(附件1)的科室扣除该科室负责人的管理绩效的20%。第2页共8页2023年1月4日第二篇:药品不良反响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药品不良反响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一、药品不良反响定义。上市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响。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响、继发反响、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响、药物依赖性、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畸作用等。二、本院不良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本院药品不良反响/事件的监测、报告及评估。1、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领导小级职责:(1)制定我院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管理方法、组织实施并监督管理。(2)讨论分析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响案例,通报有关科室,以总结经验指导临床用药。(3)收集、整理、分类药品不良反响报表,严重的不良反响随时报告。(4)每年将院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