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农村干部腐败现象调研报告下面是我们网站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农村干部腐败现象调研报告供大家参阅。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未来十年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随着城镇化建设集中推进,建设投入增加、资源整合等政策实施必然产生新一轮利益博奕,村(居)委会直接支配的资源将大幅增加,村干部成为征地拆迁、宅基地安排、资源分配、工程承包等过程中利用职权进行职务犯罪、贪污腐败现象的高发群体,值得我们深思。一、农村干部滋生腐败的成因加快推进城镇化是推进转型开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然而,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干部最易滋生腐败。究其原因,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一)局部农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在当前农村干部中相当一局部思想动机不纯,法律意识淡薄,“竞选〞村干部主要是为了方便承包工程,赚钱生财。特别是村干部的根本报酬和补贴远远少于当前普通农民工收入,与其“竞选〞村干部费用更不成正比,因此,任职期间,想方设法、巧设名目搞建设,贪污受贿,“变相〞承包工程谋牟取私利。(二)乡镇党委政府监督管理不力。作为城镇化建设主体的乡镇,征地建设、招商引资、矛盾处理等工作事务多,乡镇人员少、精力有限,纪检、监督部门普遍身兼数职,监督管理不够有力。加上当前农村干部“权力〞集中,他们的支持程度影响着乡镇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因此,局部乡镇为顺利推进工作纵容或默许农村干部的腐败,有时还委曲求全,形成集权腐败的局面。(三)村(居)委会内部管理不标准。农村财务多数存在账目不全、不标准现象,加上村(居)委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外部监督又太远,容易产生贪污、挪用和私分现象。儒林镇曾对所辖56个村(居)、社区xxxx8年至xxxx1年共三年的财务进行了审计,经审计,发现村级财务管理至少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第2页共4页1、会计根底工作薄弱。一是原始凭证记录不全,白条入账现象严重。一些行政村的票据中存在着大量无经办人、无证明人、无审批人的白条,有的根本没有几张正式单据,大量的公款和税款都从这些白条上流失。二是账务处理不标准。一些行政村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科目使用混乱。三是会计档案保管不善。一些行政村不按规定保管会计档案资料,会计资料不进行移交,谁管的账谁带回家,造成会计资料严重受损、丧失,甚至人为地销毁。2、会计出纳队伍不稳定,人员变更快。当前村级财会人员的来源主要是村干部从本村村民中选用,但在选派会计过程中“任人唯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