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劳动保障监察调研报告劳动保障监察是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劳动保障系统广阔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有企业民营化和个私经济组织的不断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还面临很多的问题,一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并带有普遍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开展。一、我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对劳动保障监察抵触情绪较大。目前,大局部企业存在着企业领导只抓生产和效益,不重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现象,对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政策不闻不问。一局部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劳动保障监察抵触情绪非常大,以员工流动性大为由,不愿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有的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即便签订了,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严格履行,致使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劳动保障监察缺少强制措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XX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简称为条例),条例虽然为劳动监察执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力度、强度还不能适应现在变化中的劳动环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没有查封物品、冻结账户、没收违法所得、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等强制措施。对拖欠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等现象劳动保障部门只能处分,但对企业负责人不还工钱、不缴保险、转移财产、逃避处分等行为,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于申请法院执行期过长,在执行时企业已无力归还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劳动监察的处分往往只能是一纸空文。三是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不强。面对目前就业难的形势,大局部劳动者为了维持生活,对用人单位的不合理条件只能忍气吞声,认为找到工作不容易,放弃自己应有的权益,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收取风险抵押金、延长工作时间、增大劳动强度等行为能忍那么忍。在出现拖欠工第2页共4页资时也不知向老板索要欠据,甚至有的劳动者连业主的姓名都不知道,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是执法硬件设施及经费问题。条例的出台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办公经费紧张,办公硬件设施投入缺乏问题较为突出,大量的调查取证、追讨工资的办案经费无从解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劳动违法行为的查处。这种状况难以实现对劳动保障监察对象的全面覆盖,也难以有效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