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附肢关节结构的分析和进化过程推演及其进化必然性的论证:本文针对高等哺乳动物关节方向问题,论述各类动物附肢关节骨骼的结构,指出其中同学们普遍存在的误解;分析各类动物关节结构与功能的矛盾与统一性和各类动物关节结构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从中得出动物关节结构的变化产生是进化的结果这一结论;进而阐述进化中也会产生各种在当前无用的结构和进化产生的结构不是最正确选择的普遍规律。关键字:关节结构进化必然一、四足动物附肢关节的结构我们从两栖纲开始,附肢退化的蚓螈目不管;以比较原始的蝾螈目为例,四足动物的附肢在原始情况下,外观上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最基部为上臂,或大腿,从躯体向两侧水平伸出;第二节为向下弯折,根本垂直地面的前臂或小腿;第三节为手或足,向外侧呈直角弯折着地;1蛙形目前肢根本符合上述描述,后腿大腿静止时的位置水平,膝关节稍向前偏转,小腿已不垂直地面,而是与大腿平行折叠与大腿之后,足亦同上述描述。1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137页,杨安峰、程红爬行纲,四肢退化的蛇类不管;其他的爬行纲动物一般四肢与身体的长轴仍然呈横出的直角相交,只有沙蜥等少量能使四肢、肘或膝部以下的局部,转向腹部下方,肘关节向后,膝关节向前。后肢的踵关节不同于两栖纲的位于胫部和足部之间,而位于两列跗骨之间,这种关节方式称为跗间关节(后文中哺乳动物的类似结构称为脚踝关节)。22普通动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三版,第457页,刘凌云图1两栖纲骨骼系统(从张孟闻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上))图2爬行动物的四肢姿态与其活动方式的关系(从刘凌云普通动物学)鸟类改变较大,上臂向上收到背部,肘关节向后;下肢收于腹部,膝关节向前,明显可以看到,跗跖骨末端离地,跗间关节向后。哺乳纲前肢与爬行纲前肢类似;后肢扭转90度,膝关节向前,收在腹部,分为三类:跖行型、趾行型及蹄行型。跖行型最为原始,用整个脚行走,如熊,猿猴以及人类的两足等;趾行型都用脚趾着地,趾骨以上都离开地面,可以明显看到脚踝关节向后,如狗、猫、狐、狼等;蹄行型用蹄行走,脚踝关节向后但是不明显,如牛、马、猪、羊、鹿等。33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139页,杨安峰、程红图3鸽的骨骼(从刘凌云普通动物学)图4两栖纲骨骼系统(从张孟闻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上))由此可见,几乎所有高等动物都符合这样一个规律,后肢从四肢向两边垂直于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