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加快四个文明建设调研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心工程,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目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即“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涵盖了“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结合我县实际,笔者认为,建设澄迈新农村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即要把这“四个文明〞建设贯穿于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一、加快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促进我县农村“生产开展〞和农民“生活宽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物质条件物质文明是其他文明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根底和核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需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而农村物质文明建设那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如何加快我县农村物质文明,促进我县农村“生产开展〞,从而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笔者认为当前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开展环境。当前,我县农村根底设施仍然较为落后,是制约我县农村开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瓶颈。因此,要坚持对农村根底设施优先开展政策的倾斜,在工程建设和预算安排上优先考虑农村,为农村进步提供政策扶持;不断加强农田根本建设,加强田洋改造,为农业开展提供根底保障;加快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畅通工程建设,为农民致富提供快速干道;加强水利建设,优化沟渠灌溉状态,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用水困难等实际问题;抓好农村通车、通电、通信和通有线电视等民心工程建设,为农村开展提供强力支持。第2页共6页2、抓好农业生产布局和开展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进一步完善全县农业主导产业XX县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开展规划,在全县形成沿海、北部、中部和南部各具特色的四大经济区域,加快北部沿海渔业、北部沿路特色水果、中部沿江粮菜、西部丘陵生态农业等四大功能区建设;强化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大力扶持开展我县“一镇一品〞特色农业(如福山咖啡、大丰荔枝、文儒槟榔等),努力打造一批“叫响又叫座〞的农副产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