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农村留守妇女调研报告一、留守妇女的概念界定留守农村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打工外出后,单独或与其它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根据相关资料得知,留守妇女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五种:因丈夫死亡留守在农村的"丧偶式留守妇女"、因夫妻离异留守在农村的"离异式留守妇女"、因丈夫犯法服役或受刑留守在农村的"服役式留守妇女"、因丈夫是台商而独居在内地的"分居式留守妇女"、因丈夫外出务工或经商而留守在农村的"守望式留守妇女"。本文所指的农村留守妇女是18岁一60岁之间与丈夫户籍同属于一个家庭,丈夫长期在外务工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其自身又单独留守在农村家中照顾老人、孩子和家庭田地的已婚妇女,即"守望式留守妇女"。二、留守妇女的特点一是留守妇女的丈夫离开户籍地进入城市务工、经商或者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这种流动通常指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非农业转移,且外出在半年以上。也有一局部是从经济不兴旺的农村流到经济较兴旺的农村,从事的依然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二是留守妇女要承担在家的农业生产、照顾家庭、教育孩子赡养老人等责任,为外出的丈夫提供支持和守住家业。而外出的丈夫离开家庭主要是为了挣钱来维系与开展自己的家庭。改善家庭生活状况是夫妻双方的共同目的和责任。三是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短那么半年,有的长达五六年。三、留守妇女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留守妇女在生活中主要在农业生产、子女教育和家人看病三方面存在困难。她们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体力较差、压力较大,其次是科技知识水平低下,劳动技能和劳动经验匮乏。在解决问题时,多数农村留守妇女依靠邻居朋友,很少有人想到政府或者妇联这样的公共部门或组织。二是丈夫外出加大了留守妇女的生活压力。丈夫外出务工客观上促进了留守妇女个人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其自主性与独立性,同时也给留守妇女增加了一些自由度,有利于发挥留守妇第2页共3页女自身的能动性。但是丈夫外出务工后留下的沉重的生产生活负担却只能有留守妇女一人承担,极大地增加了留守妇女的生活压力,也为留守妇女的生活平安留下了一定的隐患。由于承担农业生产和家庭劳务的重担,农村留守妇女拥有的闲暇时间有限,并且闲暇时间安排不合理。三是留守妇女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多数的留守妇女在子女学习、生活、情感方面与孩子交流不够,由于文化水平低下的原因,教育的方式也欠佳。他们在教育子女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由于自身知识文化水平较低而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其次是丈夫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