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农村档案工作科学进展观调研报告一、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县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委会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和农、林、水、土、民政等涉农部门相互协作,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各乡镇机关档案室管理全部到达四星级以上等级标准;各乡镇涉农站所及村委会建档率达100%,其中已有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档案室建设到达三星级等级标准;农村其次轮土地延包档案、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农村税改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涉及宽敞农夫切身利益的档案全部标准建档,局部已接收进馆。2二、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充分确定成果的同时,我们应当糊涂地生疏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缺乏,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进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档案管理体制不适应进展的需要。农业农村档案难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有的档案工作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进展的需要。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既有齐全的职能部门,还有村委会〔社区〕、站〔所〕等单位,但是乡镇作为一个立档单位,其在县档案馆中只有一个全宗,乡镇3档案室作为综合档案室,必需集中管理乡镇各类档案。而事实上,乡镇各类档案无法做到综合管理,而只是保管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群团的文件材料,所辖站〔所〕等单位的档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单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难以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使乡镇档案无法反映乡镇档案的全貌,阻碍了乡镇档案作用的发挥。〔二〕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的生疏相对到位,但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档案抓档案〞、“重藏轻用〞的传统思维影响,基层单位普遍只重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而没有把农业和农村档案与“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4农村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缺乏主动效劳的意识;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缺乏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对档案还不甚了解。上述缘由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效劳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进展和农夫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效劳不力。〔二〕进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