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分析发端于农村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从无到有,逐步进展起来。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如今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如何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自主择业程度。以前,我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农村劳动力不仅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能流淌,而且在农村内部也不能任凭流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农村充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如今,农村劳动力不仅可以在农村务农或从事非农产业,也可以在城镇务工经商。非农就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既能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程度,也能反映农村劳动力择业的自主程度。统计显示,x年到x年这一比重由6.37%提高到20.65%,到2023年已超过四成。可见,农村劳动力自主择业已到达较高程度,而且还在提高。工资自主确定程度。工资反映的是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确实定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的核心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具有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是影响劳动力流淌的一个重要因素。工资的自主确定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夫工的谈判力量与工会的作用。虽然农夫工的谈判力量还不是很强,但在不断进步,尤其是近几年进步更快。x年开头在全国范围解决农夫工工资拖欠问题;x年国务院公布关于解决农夫工问题的假设干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正竞争的就业制度,保障农夫工合法权益。同时,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农夫工的谈判力量明显提高。以前,农夫工与工会无缘,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农夫工参加工会,他们正在从遇到困难找老乡变成遇到困难找工会。从定量的角度看,可以用农夫纯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的比重来间接反映农夫工工资的自主确定程度。统计显示,这一比重由1983年的31.35%提高到x年的54.85%。流淌自由度。劳动力流淌的自由度反映劳动力在流淌中是否遇到阻碍及阻碍的程度,可以衡量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的程度。20世纪80年月中期以后,农村劳动力可以进城务工经商,但由于种种缘由,他们在城市受到不少卑视,包括一些制度性卑视。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显著转变。各地清理了对农夫工带有卑视性的政策法规,并着力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正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保障农夫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惠及农夫工的城乡公共效劳体制和制度。在定量方面,可以用外出农夫工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变化来反映。统计显示,x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