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自查报告农村低保工作是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维护和保障农村困难群体根本生存权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是国家惠农政策的一项具体表达。为做好这项工作,我局付诸了诸多的努力,使得我县的农村低保工作始终走在健康、高速开展的大道上。一、农村低保工作的根本情况自202322年我县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大幅改善了我县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条件。截止xx年底,我县在册的农村低保对象有xx户xx人,占我县农业人口的xx%,其中,因病致贫xx人,因残致贫xx人,因丧失劳动能力致贫xx人,因其他原因致贫xx人。目前我县农村低保的保障标准为xx元。202322年,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分别由省级财政安排xx万元,市级财政安排xx万元,本县财政安排xx万元,当年支出低保金xx万元;2023年,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分别由省级财政安排xx万元,市级财政安排xx万元,本县财政安排xx万元,当年支出低保金xx万元;2023年,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分别由省级财政安排xx万元,市级财政安排xx万元,本县财政安排xx万元,当年支出低保金xx万元。三年来,省级财政累积补助我县xx万元,市级财政累计补助xx万元,1本县财政累积安排xx万元资金;-1障待遇,杜绝错保、漏保现象,做到了“应保尽保〞下的“应退那么退〞。切实将保障金发到最需要的困难群众手里,保障好低保低保的根本生活。三、农村低保工作中的问题〔一〕操作行为欠标准,工作不够细致。一是基于农村家庭收入的测算相当困难,根本上还是以评议为主,这就不可防止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二是公示操作无实效。低保公示根本上是结合村务公开在村委会进行,有的村民组距离村委会较远,对公示并不知晓也在情理之中;三是一些村召开村两委会存在没有村民代表参加的现象;四是仍然有个别低保对象与低收入水平不相符。〔二〕宣传工作不到位,主导思想需端正。我县农村困难群众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乃至文盲的情况,导致了他们不能较好的理解低保政策。而且,一些基层干部效劳意识不够端正,责任心不够强,这也导致了农村低保政策在群众中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甚至产生曲解:很多群众认为只要年老或是身带残疾便可以领取低保。〔三〕基层人员少,部门配合力度不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个浩大的复杂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仅仅依靠民政部门去发动组织落实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基层民政办力量薄弱。现在各镇民政办一般只有两个人,要管理优抚对象、救灾救济、五保供养、农村低保、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