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视域下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下的职业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与外延入手,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下职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与外延农村人力资源指的是农村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劳动能力的总和,又称农村“劳动力资源〞,它包含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其总量是二者的乘积。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人力资源是一种生产性要素,指的是能够进入流通领域的劳动人口,既包括那些经过流通领域已经就业的劳动人口,也包括那些正在流通领域等待就业的人口,还包括那些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未进入流通领域但一旦相应条件具备就可以进入流通领域的劳动人口。前两者的劳动人口指的就是处在就业或失业状态的劳动力,而后者的劳动人口指的那么是潜劳动力,即处在非流通领域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如现役军人、青年学生、家务工作者以及在押罪犯等。由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象应主要包括务农农民、务工农民、农村失业人口等。二、基于人力资源开发下农村职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1)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缺乏政策扶持。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下达的各种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中虽然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和结构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职业教育却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政策困惑。由于有些官员脑海里往往装着物质资料生产蓝图,行动上追求看得见的政绩,因此忽略了职业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且相关政策很难被提上日程。(2)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无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取第2页共3页得了较大开展,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国外兴旺国家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立法方面尤其欠缺。导致,处于无法可依状态,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3)农村高层次人才返乡就业比例小。我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生源,但是从农村出来的高层次人才返乡工作的比例很小。人才外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人口就业的压力,但其损失是不言而喻的。三、开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1)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制订相关政策,并落到实处。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政府须发挥主导作用,能最大程度地激活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