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机械化工作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根底,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开展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开展,结合我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县农机局抽调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先后走访各乡镇农业效劳中心,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企业及经销商等,并就县农机化开展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意见建议和对策措施。一、县农机化开展状况2县农机局系统内现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农机局机关参公管理全额拨款人员8人,农机安全监理站50%差额拨款人员7人,乡〔镇〕农业效劳中心、农机员在编在岗人员15人。截至2023年12月,全县农机总动力到达34、8万千瓦,农业机械驾驶操作员6400人,其中登记注册农业机械有:变型拖拉机730台,配套农机具690台,农用水泵5100台,联合收割机31台,耕整机3600台,插秧机6台,排灌动力机械18632台〔套〕,机动喷雾器25800台,机动打谷机7205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10500台〔套〕,畜牧养殖机械1100台,3林果机械15台,运输机械950台,农田根本建设机械25台。自2023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全县农业机械的数量大幅增加,2023年至2023年全县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发放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1889.65万元。其中大型果品加工机械,果园节水灌溉设施专业机械机动喷雾机械,农产品运输机械等都有较大开展为全县农机化持续健康开展奠定了有力的物质根底。我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到达了全市的平均水平46.16%,以柑橘为主的果业机械略高于全市的机械化水平。农机化装备水平逐步提升,农4机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机械化生产方式在我县农业生产中日益突显;农机化开展效益稳步增长,农机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做出了重要奉献,农机化已成为推动我县农业农村开展的重要力量。二、制约农机化开展的主要因素1、地方财政投入缺乏根底设施差,人员经费无保障。近年来县地方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真正投入农业机械化的财力严重缺乏,甚至有倒退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一是在2023年度政府为推动县域经济开展完成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让5利客商,将县农机局办公场地,农机技术培训基地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演变成了“亿多商业购物中心〞,造成农机局固定资产严重流失,农机局几十年的原始积累化为乌有,县农机化根底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