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六篇【篇一】根据工作安排,今年3-4月份,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内司〕工委会同区人大法制〔内司〕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的带着下,对我区养老效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走访了北洋、宁溪、上垟、茅畲、江口等地的敬老院、养老院、护理院和养老效劳照料中心以及新前西范老年公寓,召开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区府办、区发改局、区国土局、区住建局、区规划分局等相关单位及局部区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区民政局的专题工作汇报,征求了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养老效劳体系建设根本情况我区从xx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10年。截止xx年底〔下同〕,全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3.8万人,约占总人口数的22.6%,与xx年〔下同〕同期相比上升2.6%,老年人口增加迅猛,人口老龄化开展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区在养老效劳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养老效劳开展态势良好,开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显著提高,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一〕养老效劳形式不断丰富。一是养老机构条件不断改善。我区现有各类养老机构42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4家,民办养老机构28家,床位总数5574张,关停了一些规模小、条件差、消防隐患严重的养老机构,新建、扩建和改造了一批乡镇敬老院,与xx年同比养老机构减少5家,但床位数增加了1300多张,约增加30%。二是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开展迅速。我区积极探索多渠道开展模式,逐步构建居家养老效劳体系。目前共建立居家养老效劳照料中心373家,增加了212家,同比增加约132%。三是村级养老机构出现新形态。有些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村积极探索利用村集体资金建成老年公寓,为本村的老年人提供集中提供住宿、就餐,如新前街道西范村。〔二〕养老效劳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敬老院“公建民营〞模式得到推广,实现了“以院养院〞,提高了床位利用率。现已有7家敬老院实行“公建民营〞经营模式。“医养结合〞模式不断扩展,探索建立在医疗机构开设养老院、养老机构开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三种医养结合模式。政府购置养老效劳机制不断完善,引进“一家亲〞推广社区智慧养老,着力推进机构、社区、社会和家庭等多元化社会养老效劳体系建设。〔三〕养老效劳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区政府在xx年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效劳业开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3年我区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根底、社区为依托、机构...